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86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82篇
各国政治   125篇
工人农民   221篇
世界政治   5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7篇
法律   4443篇
中国共产党   4244篇
中国政治   6015篇
政治理论   1761篇
综合类   345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290篇
  2020年   323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505篇
  2014年   1492篇
  2013年   1646篇
  2012年   2009篇
  2011年   2019篇
  2010年   1614篇
  2009年   1759篇
  2008年   1870篇
  2007年   1164篇
  2006年   1159篇
  2005年   917篇
  2004年   646篇
  2003年   594篇
  2002年   626篇
  2001年   528篇
  2000年   382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71.
中国的社会转型本质上是一种制度转型.由于此时社会外在制度的有效供给不足,往往会引发某种程度的社会信任危机.因此,加强外在制度的有效供给是克服社会信任危机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72.
论经济权利的宪法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权利是由传统的自由权性质的经济自由发展而来的新型权利,它具有国民要求国家积极作为的社会权性质.出于保障公民独立的经济地位的需要,现代宪法中的经济权利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逻辑自足的复合权利,主要包括劳动权、财产权、社会保障权.其中财产权是对传统的经济自由的吸纳,劳动权、社会保障权则是新发展出来的社会权,目的在于弥补传统经济自由的机会平等的不足,为公民的独立经济地位的形成创造条件平等.经济权利的宪法保障也呈现出多样性,对财产权的保障仍然延续了传统的妨害请求的模式,而劳动权、社会保障权则依照国情,采用方针条款、宪法委托、制度保障、作为请求等复合模式.就我国宪法来看,经济权利的性质和内涵仍存在争议,宪法保障仍不完善.  相似文献   
273.
公有制主体地位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内涵问题,是国内外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界长期关注的一个重大基础理论问题.从哲学、经济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在规定整个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的视角上,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科学内涵,应当是指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而不是指公有制占据多数地位.少数占据主导地位的公有制经济,也能够规定整个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所谓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实际上就是公有制占据宏观调控地位.所谓社会主义经济,实质上就是主要由此所规定的普遍幸福主义的经济.因此,在适当的时机,我们也应当考虑将"公有制主体地位",正名为"公有制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74.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学界极富争议的论题之一。这些争议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学者们对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内涵有不同理解。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反映在宪法和经济法之中,贯穿于经济法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诸环节的根本性准则。因为不同社会制度条件下人们对经济法存在的基础——市场经济的认识存在深刻的分歧,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中西通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经济法基本原则,所以需要以新的视野展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中国经济法的社会主义属性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现实表现,强调它并非走意识形态的老路,因此,中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当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二是国家调控原则,它们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利益的政治表达形式和范围,可称之为“资本的社会主义”,它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成为面具的“社会的资本主义”大异其趣。  相似文献   
275.
制度是对人们行为的约束与规范,是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和保障。任何制度设计与制定,都蕴涵着一定的伦理价值追求,制度的改革、创新与评价都建立在伦理价值观基础之上,这种价值或价值观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就是制度伦理要着力研究的主要内容。制度伦理不仅能为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指导,而且具有提高人们伦理意识与伦理素质的实践作用。将制度研究与伦理研究结合起来。在方法论上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7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干部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要认真学习掌握和全面深刻领会这些基本经验,由此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较长时期内,自觉地运用它们来指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还要在实践中发挥与丰富这些经验和不断积累与总结新的经验,用以更加全面有效地指导新实践。  相似文献   
277.
李亮 《理论月刊》2003,(12):107-109
现代社会,契约愈来愈呈现出“利益”的姿态。契约从“手段状态”向“目的状态”的逐渐转变给契约之底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由、公平和诚信受到当前社会现实的严峻挑战,要保证人的生存和生活目标的最大实现,不断的审视这些价值理念实属当然。  相似文献   
278.
教育目的最终还是还原于对人本质的思考。从本质上说 ,人是创造者 ,是教育的主体 ,人的最大自由与解放是当代教育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79.
280.
本文对期待可能性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作者本人的观点,同时说明了该理论在我国刑法中的应有之义及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