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40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72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任江  张雪红 《法治纵横》2013,(13):18-23
2007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个通知被大家称为“限塑令”、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实施.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相似文献   
172.
近年来,鄞州区五乡镇深入实施"双优"战略,加强规模企业梯队建设,树强扶优,做强做大,全面提升经济竞争力,实现了上市公司、上10亿企业、知名品牌"零"的突破,形成了以日用电子电器、机械制造、塑料化工、轻纺服装、工艺印刷等为特色的五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73.
通过实验,对罗丹明等试剂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复配,获得了适合塑料饮料瓶表面汗潜指纹的复配型荧光手印显现剂。该荧光显现剂对塑料饮料瓶上的汗潜手印有较好的附着力,并在410nm的荧光照射下,能产生较为理想的效果,十分有效地抑制了背景的颜色和透射光对显现的干扰,其显现效果优于常规粉末显现方法。  相似文献   
174.
《江西政报》2008,(3):22-2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限制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使用。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源头上采取有力措施,督促企业生产耐用、易于回收的塑料购物袋,引导、鼓励群众合理使用塑料购物袋,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就严格限制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使用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5.
前不久.著名创新思维研究者王健教授举行一次演讲。几句开场白后,他拿出一个新鲜的石榴、一根普通的塑料吸管,问台下的听众:“不借助任何辅助工具,不破坏石榴的特性,一分钟内,用什么办法可以将塑料吸管从中间横穿过这个结实的石榴?”  相似文献   
176.
本文主要介绍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常见塑料进行红外光谱测定时制样和图谱剖析要点 ,为刑侦人员应用于办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7.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改革委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总局第8号《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已经2008年4月16日商务部第五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发展改革委、国家工商总局同意,现予公布,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78.
目的建立生物降解塑料的检验方法;方法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生物降解塑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生物降解塑料PBAT的主要吸收带进行的分析,得到了PBAT及其制品红外光谱的特点;结论用红外光谱检验生物降解塑料操作简便、信息量大、结果准确,样品用量少、不破坏检材。  相似文献   
179.
180.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消费日渐成为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塑料制品在生产和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因此,减少居民消费过程中塑料袋的使用,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发力点之一。基于态度—行为—情景(Attitude-Behavior-Context)理论,采用问卷调研方法,分析环境关注、环境心理控制源、限塑政策知晓度等因素对居民在购物过程中实行不同成本减塑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可发现,环境关注和环境心理控制源对低成本减塑行为(手拿物品无袋购物、节约使用手撕袋)具有显著作用,政策知晓度对该类行为没有显著影响;而以上因素对高成本减塑行为(携带环保袋)的作用方式刚好相反,只有政策知晓度具有显著作用,环境关注和环境心理控制源对高成本减塑行为没有显著影响。这验证了环境关注与环保行为之间的“低成本假设”,即环境关注对环保行为的作用会随行为成本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对环保行为的研究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依据行为成本进行差异化分析,从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低碳管理建议,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