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40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72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善待错误     
王爱军在《党课参考》(重庆)2008年第11期撰文指出,杰克.韦尔奇28岁那年曾负责主持一种新的塑料PPO的研发工作。不幸的是,在研发的过程中发生了爆炸。作为项目的负责人,韦尔奇难辞其咎。在向公司总部作出解释时,负责处理此事的集团公司执行官查理.里德没有暴跳如  相似文献   
52.
《思想工作》2008,(6):21-21
杨树弘在2008年2月14日《中国新闻出版报》撰文指出,塑造优秀的主流传媒,应当把握以下法则。第一,资讯主流。洞悉政治气候,解读重大政策性新闻的较高的话语权,构成主流传媒的责任价值。第二,舆论影响。较大的市场份额,并不是衡量传媒是否主流的必然标准。主流传媒一个更重要的评价标尺是权威性和影响力,即对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受众的占有率。而主流传媒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社会声誉,一方面来自于它们所服务的主流社会在全社会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也源于主流传媒自己的卓越表现。  相似文献   
53.
《人大论坛》2008,(2):45-45
“为配合国务院的通知要求,国家标准委已经制定了计划,目前已经启动了几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有关标准预计今年1月底就能出台征求意见稿。所有的标准都会在6月1日前正式出台。”国家标准委相关负责人说。  相似文献   
54.
大龙溪畔废塑料加工点不见了,清清溪水潺潺流淌,溪畔农田的庄稼绿油油的,微风吹拂着好像在向人们诉说着这里的变迁。大龙溪下游人海处的陇头村群众忙碌着准备毛竹、塑料绳正备足今年紫菜养殖原材料,指盼着今年养殖有个好收成。这是2007年6月13日霞浦县三沙镇县人大代表联组检查政府整治废塑料加工点和废布褪染窝点之后的情景。  相似文献   
55.
梳头首先直向梳刷,用木梳(别用塑料、金属制梳,最好是黄杨木梳,若无木梳,也可用手指代替)从前额经头顶部向后部梳刷,逐渐加快。梳时不要用力过猛,以防划破皮肤。接着斜向梳刷。先  相似文献   
56.
国华 《法人》2011,(5):15-15
日前,《云南省禁止生产销售塑料购物袋规定(草案)》对外公布,该规定禁止云南省内生产、销售塑料购物袋,鼓励商家、消费者使用布袋等环保购物袋。如果得以通过,它有望成为全国首个"禁塑令"。  相似文献   
57.
李好学 《新长征》2015,(1):42-43
一个人只有拥有对事业不懈追求的执著精神,才能开创出一番事业的新天地。每天早晨4点多就起床,一直忙到晚上10点才睡觉,在他的作息时间表上,从来没有节假日……心直口快,天生一副大嗓门的他,就是四平市辽河农垦管理区茅山分场场长、党委书记郑小东,他要用全部精力改变家乡的面貌。加强班子建设郑小东感到党的基层组织要发挥好战斗堡垒的作用,必须搞好班子建设,才能使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而搞好班子建设,就要通过学习充电,提高思想  相似文献   
58.
李佳佳 《求知》2011,(6):44-45
街头不见了垃圾桶 在东京,最先奇怪于街头没有垃圾桶。随团的中日友好会馆浩子小姐解释说,"9·11"以后,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恐怖炸弹,东京、大阪等大城市街头的垃圾桶一夜之间都被撤掉了,代之以高强度的透明塑料垃圾袋,每周会有专门的垃圾车定时前来运走。  相似文献   
59.
《海南人大》2007,(12):48-48
1、使用布袋 2、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3、不要过分追求穿着时尚 4、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 5、倡步行,骑单车 6、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7、不燃放烟花爆竹  相似文献   
60.
真菌制造     
白花花、轻飘飘,14年来禁而不绝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即将卷土重来——5月1日起它们将正式"回归"。消息一出引发了不少争议。在中国,一次性餐盒成本低、用量大,回收利用率低,且无法自然降解,因此曾被称为"白色污染",在全世界范围内亦声名不佳。事实上,绝大多数种类的塑料都是不可降解的人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