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1篇
法律   71篇
中国共产党   199篇
中国政治   187篇
政治理论   50篇
综合类   6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于对史学职能、作用的深刻理解,荀悦主张恢复建立并完善史官制度,以充分发挥史学鉴戒、致用的作用,此外,还倡议恢复起居注制度.关于历史著述的取材原则,荀悦从"省"和"用"的原则出发提出了有名的"立典有五志"说,其编著<汉纪)始终贯彻着秉笔直书的书史风格,而且还总结出了一套防止著史讹漏的方法,以求尽可能达到历史认识的全面与客观.  相似文献   
42.
《汉书》以纪、传、志、表构成民族史撰述体系,以整齐体例和详赡记述,全面展示了西汉民族关系和民族史风貌。其中三篇民族史传,承继《史记》遗风又不泥古,体现出《汉书》对民族史撰述之谨慎与重视。《汉书》撰述民族史,宣扬天下一统,颂扬汉德,主张各民族友好相处,肯定和宣扬西汉王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成就;《汉书》秉持"种别域殊"之观点,强调民族间的同质性与差别性,并从地理环境、民族经济形态等诸方面做出阐释;《汉书》"以其故俗治"的民族治理原则,对我国以中原文化为主调的民族礼仪文化之形成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3.
“2005年11月26日至27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83;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中心主办、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协办的法律史学科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来自国内各高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和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以及美国、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家的法律史学者共90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们就法律史学科发展的理论、方法和材料,以及该学科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展开了富有深度和较为充分的研讨。会议在深化法律史学已有研究的同时,还提出了诸多新的学术观点和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整个会议的讨论可谓史论交融、热烈深入,充分展现了法律史学(者)的活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44.
"评法批儒"是"批林批孔"运动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如果说"批林批孔"运动是"文革"末期一次政治和思想意识形态的"动乱",那么"评法批儒"则是当代中国学术发展史上一次特殊时期的灾难.从学术史的视角审视这场打着学术旗号的所谓"学术"研究,尽管相关的研究不无涉及,然大都是点到为止,而且大多是在"批林批孔"题下作一般的述论.因此,对"评法批儒"运动的起源与变迁进行学术史的分析,一则可见这一特殊时期"学术"是如何被亵渎,二则可见学术研究共同体的学术操作如何失范.  相似文献   
45.
<正> 国华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有三年多了。非常感谢北京大学法律系的同志提供这样一个宝贵机会、能让我们来怀念这位深受大家尊敬、爱戴的老同志、老朋友。 国华同志是我国法律史学界的一位著名学者,与在坐的许多同志都非常熟识。国华同志还是一位著名法学教育家,他为我国新时期法学教育的繁荣和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在今天仍让我们缅怀。改革开放以后,作为新中国“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科的主要开拓者,国华同志团结学界同仁,披荆斩棘,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创造性的工作,勾勒出了中国法律思想史的主要发展线索,初步形成了学科体系,他们所完成的一些重要著述,到目前仍是法律思想史学科的基本著作。可以说,作为新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科的一位主要代表,国华同志的贡献和地位是不可磨灭的。 作为一位著名的法律教育家,国华同志生前曾担任过北京大学法律系主任、中美法律教育  相似文献   
46.
薄勇  王永 《中外法学》1999,(4):118-119
<正> 张国华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法学家,曾为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工作和法学教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今,他离开我们已经三载有余,为了更好的继承先生的学术成果、发扬先生的治学风范,由北京大学法律学系《中外法学》编辑部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法律史教研室、中国法律史学会中国法律思想分会联合召开的“张国华先生学术思想暨21世纪中国法学展望研讨会”于1999年5月28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位相关学科领域的著名学者参加了会议。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吴志攀教授、原北京大学党委书记王学珍、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赵存生、原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陈光中教授、中国法律史学会会长韩延龙教授等到会并讲话,会上并宣读了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曾宪义教授,中山大学刘恒焕教授  相似文献   
47.
郑朝波 《新东方》2009,(6):27-31
丘浚的著述十分宏富,其中的史学著述十分惹眼。丘浚的史学著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官修史书,包括《英宗实录》《宪宗实录》等;一种是私修史书,包括《续修通鉴纲目》《世史正纲》《评定交南录》等。丘浚最主要的史学著述就是《世史正纲》。我们探讨丘浚的史学思想,就是要在他现有的史学著述中仔细发掘、悉心整理,展现出他的史学思想的全貌。  相似文献   
48.
《汉纪》是我国古代一部非常伟大的史著,但一般认为是扩录删改《汉书》而成,所以与《史记》、《汉书》相比,《汉纪》一直倍受史学家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纪》虽未引起史学界的足够重视,但一些史学家们已开始用另一种眼光来审视《汉纪》,并逐步改变对《汉纪》的传统评价。本文以期再次唤起史学家对《汉纪》的重视。  相似文献   
49.
辛巍 《奋斗》2012,(1):40-4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必须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要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并重,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一定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因此。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离不开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50.
日本学者石川祯浩的新作《中国共产党成立史》,最成功之处一是用大量史料基本厘清了马克思主义如何从日本传到中国;二是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其缺点主要是未能正确把握中国社会历史大局,未能正确回答"近代中国何以会有共产党?";另外,对于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方面缺乏深入研究.2006年8月26日《光明日报》刊登的三篇对石川及其新著的批评,是断章取义,有失学者水准,应当在承认其优点的同时,也看到其缺点,进行真正的学术评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