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4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145篇
中国共产党   382篇
中国政治   616篇
政治理论   165篇
综合类   20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徐园 《江淮》2012,(10):42-43
2011年9月15日,北京同仁医院发生一起惨烈血案,43岁的女医生徐文被一名患者连刺17刀,倒在血泊中。2012年3月23日,17岁的患者李梦南用一把刚买的水果刀,刺向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办公室的医生,当场刺死一人,致伤三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医患关系发生了剧烈变化,医疗纠纷不  相似文献   
52.
53.
孙嘉明 《探索》2015,(2):106-113
社会浮躁是一种社会虚热症,即高于社会常态"体温"的亢奋状态,它通常是个人或群体对于所处社会环境的一种自愿的或非自愿的反应。其社会病因是由于各种社会要素,包括社会体制、经济状况、历史文化、社会心态等对个人或群体共同作用的结果。显然它是一种社会性因素造成的社会疾病,而这种社会疾病或社会病态可能妨碍社会机能的正常运作。"社会浮躁"不同于"浮躁社会","社会浮躁"指的是相当范围内社会群体成员所表现的某种亢奋状态和非理性的心态和行为。中国社会的最近百年历史折射出社会浮躁之风的兴衰沉降。从"五四"时期到"民国时期""大跃进时期""文革"时期直至改革开放的"转型时期"的某些案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社会浮躁的形成原由及其表现形式。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可以概括地说社会浮躁的起因是利益驱动,社会浮躁的根基是人的本能,社会浮躁的推手是不良体制,社会浮躁的结果是社会失序。社会浮躁的产生和蔓延往往会导致阶段性的经济或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54.
近年来,国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心态产生了很大冲击。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心态主要表现在价值观、社会感受、社会认知和社会信任四个方面。在价值观方面,民营企业家存在着理想迷茫、创新意识不强、实用主义盛行等问题;社会感受方面,受到技术发展、供给侧改革影响,成就感被侵蚀;社会认知方面,对规则的认知存在着矛盾心理;社会信任方面,缺乏稳定的预期。要促进民营企业家社会心态健康发展,需要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协商机制、打造创新人才支持系统、构建企业家心理支持平台。  相似文献   
55.
《新湘评论》2014,(8):49-49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  相似文献   
56.
申爱民 《中国保安》2012,(12):74-74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保安服务业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如今,保安员已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为厂矿企业、金融机构、车站码头等提供安保服务。然而,在行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一些制约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也逐步显现出来,“保安员的心态问题”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以生动的实例说明阳光心态与情绪心态的表征,并深入浅出地阐述心态的重要性及心理疏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58.
石勇 《南风窗》2012,(17):40-42
当完成了洗雪百年屈辱的历史性任务,而民众对是否拿金牌,已不是那么在乎后,更多了几分豁达与从容。伦敦奥运已经结束,金牌丰收让国人扬眉吐气。但4年一次看比赛的日子将慢慢远去,在生活中被我们遗忘。围绕奥运所发生的诸多事情,其实也是对中国的一次"解密"—一次对国内问题,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以来国民心态的折射。要中国人不带着一个"中国"的现实背景去看奥运是困难的,正如要运动员不带着一个"中国"的抽象实体去投入将不可想象一样。  相似文献   
59.
郭光文 《学习导报》2012,(13):35-36
当前广大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绝大多数都能正确对待职务升迁,立足现有舞台,为党和人民奋发建功立业。但也毋庸讳言,极少数同志在这个问题上,缺乏正确认识,存在不良心态。心态决定状态,胸怀决定情怀,眼界决定境界。从改善干部消极心态做起,培育干部积极向上心态,对于提振干部精神状态,焕发干事创业激情,无疑是件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克服怨天尤人心态,正确对待组织考验我们有些同志看到自己不能提拔重用,总认为是组织不公平,  相似文献   
60.
刘小兵 《求索》2014,(2):125-128
魏晋之际的阮籍经历了痛苦、挣扎、抑郁和绝望的心路历程,其“穷途恸哭”的情怀在唐代士人群体中激起了深刻的共鸣;而阮籍从“隐于竹林”到“隐于朝市”的隐逸轨迹,也给同样面对出仕与隐逸两难困境的唐代士人以历史的启示。从唐代士人对阮籍隐逸方式的接受与改造,可以部分体察中国古代士人心态之发展与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