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新颁布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从立法宗旨上,既追求维护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和谐社会之目标,又追求人权保障与程序公正之价值,同时注重对公安行政执法行为的规范.较之原<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治安法具有宽严更适度、程序更严格、处罚更规范、监督更有力的特点,从国家管理社会治安的目的与需要出发,扩张了公安行政执法机关之管理处罚权,规制了公安行政执法行为.  相似文献   
22.
二○一五年二月十二日宁政发[2015]36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构建高效权威的城市综合执法机制,持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国务院、省政府关于相对集中处罚权的规定,市政府决定,进一步相对集中城市管理处罚权,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范围和事项本次相对集中城市管理处罚权实行全域集中,市相关部门向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集中4个方面32项处罚权(见附件)后,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依法向11个区下放。  相似文献   
23.
很多用人单位为了加强管理,采取对违规违纪员工进行经济处罚的方法,从而约束员工的行为.随着《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废止,对用人单位是否有经济处罚权这一问题在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争论不休.本文的立场是用人单位有经济处罚权,但是必须对该经济处罚权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24.
综合行政执法这一概念早已提出且在实践中发挥了很多积极作用。但在行政法学理论界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从而也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且在实践运行过程中产生了众多问题,这些都阻碍了综合行政执法所应发挥的作用。本文将从综合行政执法的概念、实行的法理法律依据、应遵循的原则及其地位等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5.
“划分”与“碰撞”——谈《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修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制定至少应当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即<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包括与宪法的关系、与刑法的关系、与行政处罚法的关系及与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警察处罚权与其他行政处罚权的关系;警察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警察的行政权与司法权之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26.
为遏止乱罚款,处罚法设计了罚收分离的罚款收缴制度(《行政处罚法》第46-50条)。但是,实践中不可能所有的罚款都由被处罚人自行到指定的银行交纳,总有一些特殊情况仍然需要由行政机关或者其执法人员来直接收缴。可以说,这在立法上是一个两难问题,一方面,法律肯定了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费罚款的权力。  相似文献   
27.
在当前城管执法面临的诸多问题中,首当其冲的是“事权”问题,主要是指在行政管理的诸多领域中,城管部门与其他部门在执法事项上的权限归属.尽管始于2000年前后的相对集中处罚权制度能够较为有效地解决多头执法、多头处罚等问题,但又引发了种种新的问题;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城管作为一个单一的执法部门,能够掌管无限多样的执法事项显然不存在充分的法理正当性.而晚近部分地方开展的“大城管立法”,则通过“指挥机构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对象下的事权明晰”这两个核心机制,为城管事权困境的解决提供了一种制度方案或者可供试错的借鉴.  相似文献   
28.
治安管理处罚权与和谐社会建设在终极目标上契合一致.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治安管理处罚权在运行过程中与公民权的保障发生冲突.治安管理处罚权的设定有其历史和制度渊源,社会主导型价值观、传统文化思想以及政治体制等对治安管理处罚权有重要影响.应进一步规范和制约治安管理处罚权,提高治安管理效率,完善公民抵抗权和参与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