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通过对近期单位回潮现象的概述,探讨了现象背后由于市场化不彻底等引起的深层原因,并对单位回潮现象所带来的后果做了正反两方面的分析,考察其中产生的问题,最后对政府的处理思路提出了建议。从单位这个见微知著的缩影中加深对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把握,为全面了解传统单位制度及其变迁过程提供相关方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52.
贺亮明 《求索》2010,(9):217-218,57
沈从文在他的整个创作中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心理倾斜:对"乡下人"的热忱和对"城里人"的讥讽。这些构成他文学世界美与丑的两极。尤其是在与都市文明相对照的湘西世界里,沈从文透过对种种都市"病象"的批判,表达了对复归湘西纯朴、自然、健全的人性的渴望,在传统与现代、乡村与都市的文化冲突中,作出了自己的抉择,显示出独特的文化价值取向和审美判断。  相似文献   
53.
行刑社会化及其理论基础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刑社会化作为现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倍受国内外学术界和实务部门的广泛关注.在我国,行刑社会化的理念也被接受并成为一项重要的行刑原则.行刑社会化中的罪犯是被判处一定法定期间刑罚的犯罪人;行刑社会化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刑罚人道化理论、教育刑理论、复归理论、刑事政策学、行刑经济化等理论观念的深刻影响;行刑社会化不同于行刑改革、犯罪人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54.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当代文学从异化向文学本位复归的转折期。文学格局从大一统向多元化演进,呈现出其本来应有的丰富多样性,形成了探索创新的面貌。这种新格局的形成动因,一是社会环境的开放;二是作家创作心态的活跃与自由;三是文学自身的觉醒。  相似文献   
55.
程言君 《淮海论坛》2010,(1):15-20,14
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江苏“两个率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的方针,走的是一条把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统一于“两个率先”之中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道路。从人力产权异化一复归历史趋势视角看.这一发展模式彰显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性质.体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人力产权不断充分自主实现的历史本质.意义十分深远重大.  相似文献   
56.
热爱生命     
我们每个人都是伴随着一声啼哭,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度过短暂的一生而又复归于尘土。在这人生的大舞台上,我们匆匆地走上一遭,将会上演什么样的人生之戏呢?  相似文献   
57.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按市场机制运行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目标。传统计划经济的体制惰性和企业体制的变革惰性是制约国企改革的根本原因,而政企不分、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是体制惰性不能有效克服的最大障碍,也导致已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出现体制惰性复归现象。克服体制惰性需转变政府管理路径,创造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完善企业治理机制,弱化企业的非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58.
一人来源于自然界 ,更确切地说人来源于动物界。但是 ,人类的整个历史就是摆脱狭隘的自然动物的生存法则 ,创造人自身的生存法则。人离开自然动物界的法则越远 ,人类便越自由、越人化。而这一过程本身又是自然界的真正复归 ,其最高境界是自然界实现其彻底的人本主义原则 ,而人又反过来实现了自身彻底的自然主义原则。这一境界是马克思曾经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境界。不能简单地把马克思的这一表述简单地认作旧哲学的痕迹 ,忽视这一境界背后深层的人类学意义。而这一境界的达成 ,需要社会关系原则的确立 ,其前提性基础是人…  相似文献   
59.
60.
我国戒毒治疗社区实验始于20世纪末“美国戴托普治疗模式”在昆明的移植。随着戒毒者复吸率的持续上升与政府购买服务的深化,深圳等地于21世纪初提出“无毒社区”概念,尝试探索治疗社区的本土经验。在回顾中国社区戒毒历程后,文章以深圳社区戒毒社会工作为例,探究社会复归理论下中国互助型治疗社区的理念与实务路径。研究发现,在戒毒者回归社区的自立自强中,需要积极建构互助型治疗社区的外部支持环境。同时,透过个人层面的激发改变动机、强化认知行为、重建支持性的家庭关系,以及环境层面的同辈互助、同事互助、自组织互助、正面文化营造等实务干预路径,社会工作可以协助戒毒者实现从“排斥”到“复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