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69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新中国成立的第五个年头,1954年。当时,新中国在世界上还只有少数国家承认,主要的西方国家仍坚持不承认的立场。然而,一个西方主要国家的外交家却敏锐地感觉到:“当今世界,解决任何重大国际问题,都不能离开中国和周恩来。”他还告诫他的西方盟友:“你们早晚都会清楚,周恩来是个不平凡的人。”  相似文献   
42.
请问朱先生,您觉得普京人怎么样?小布什给您印象如何?  相似文献   
43.
他曾是擅长以幽默化解火药味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后来成为不代表任何国家的中国外交家。 在联合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那一天,权力真空被他这个中国人填补。 安南称赞他推进的联合国改革“是联合国历史上最深刻的改革”。  相似文献   
44.
王勇 《党史文汇》2004,(10):25-28
王幼平 (1910- 1995),山东桓台人,是新中国迄今为止任职时间最长、任所最多的驻外使节.在他 30余年的外交生涯中,先后担任我国驻罗马尼亚、挪威、柬埔寨、古巴、越南、马来西亚和苏联七国大使,为我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  相似文献   
45.
2007年8月28日,尽管饱受争议、一波三折,阿卜杜拉·居尔终于在第三轮总统选举中赢得超过半数的议会席位而成为土耳其世俗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浓厚伊斯兰背景的总统。虽然根据土耳其宪法,总统仅仅拥有签署法律以及否决法案的象征性权力,但被视为土耳其世俗主义堡垒的总统职位一旦被伊斯兰主义者攻破,从而实现正义与发展党对总统、议会和政府的控制,这就意味着土耳其共和国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46.
诞生于1901年8月26日的陈毅,是20世纪的同龄人,排行第二,取字仲弘,显然是切孔夫子所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之意.六十余年之后,他的师长和战友周恩来与文艺工作者的谈话中以陈毅的名字为喻,告诫他们:"搞事业要有决心,要有毅力,像陈总的名字一样,陈总名毅,字仲弘.要有弘大的毅力,持之以恒."陈毅这位传奇式的革命家,终其一生,在享有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的盛名的同时,一直保持着书生本色."书生本色独自爱",这是他给友人、文学研究会发起者之一的王统照的诗句,也可以视为自勉之辞.  相似文献   
47.
睢城 《党史纵横》2011,(1):29-32
宋美龄是出色的外交家,纵观她的一生,最流光溢彩的一页当属外交舞台。从挺身站出呼吁团结抗日,到在四巨头开罗会议上大显身手,宋美龄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光芒四射。她能讲一口流利英语,精通国际政治,外交手腕灵活,早年曾被评选为全美国最受景仰的十大女性之一。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宋美龄曾极力游说美国,试图通过美国施压英国归还香港。  相似文献   
48.
正1998年3月5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者,开国总理周恩来的百岁诞辰日。当时的邮电部为纪念这一有意义的日子,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这套纪念邮票共4枚。按面值分是:第一  相似文献   
49.
《党政论坛》2011,(12):60-61
曾纪泽(1839-1890),曾国藩长子,他是近代中国一位胆识超人的杰出爱国外交家。从1878年到1886年,他奉命出使英、法、俄等国。他恪守“替国家保全大局”的信条,极力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不屈不挠,与列强唇枪舌剑展开斗争,在外交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50.
陈毅与非洲国家接触始于1955年4月万隆亚非会议。当时周恩来总理作为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和首席代表,陈毅副总理作为代表,在会议期间与非洲代表团进行了初步交往。1958年陈毅兼任外交部长后,与非洲国家交往日益增多,除热情接待到访的非洲代表团和友好人士外,还多次前往非洲访问,为我国第一代领导人中涉足非洲次数最多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