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91篇
中国共产党   126篇
中国政治   113篇
政治理论   32篇
综合类   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21.
多媒体教学赋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生动活泼的外在表现形式,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的理解,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还拓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领域,使传统教学观念获得更新,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22.
票据无因性包括外在无因性和内在无因性。外在无因性表现于要式性,实现票据的支付和汇兑功能;内在无因性表现于文义性,为票据的信用和融资功能服务。我国票据立法应坚持无因性、要式性和文义的统一,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423.
立法能力是立法者在立法过程中为实现立法目的、满足立法需求所具备的能力和能量。地方立法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法治扩散旨在将一地法治建设成果推向全国,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和依法立法是地方立法的根本遵循。立法需求是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内在动力:提高立法技术规范是提升地方立法质量的必由之路,服务乡村治理需要是提升地方立法质量的内生动力,突出地方特色是提升地方立法质量的关键举措。法治环境是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外在机理:公众参与立法是提升地方立法质量的重要途径,以人民为中心是提升地方立法质量的根本支撑,坚持党的领导是提升地方立法质量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424.
425.
本文基于对湖北省GD和XZ村的调研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从人口学特征、政治行为、政治心理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村民政治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村民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政治面貌与村民外在政治效能感有显著影响;政治行为方面,具有政治选举活动经历、关注时政新闻以及热衷于讨论村里政治事务的村民,其外在政治效能感更高,但政治表达感强度对村民的内在效能感并无明显影响;政治心理方面,国家认同感和政治信任高、认同民主选举态度的村民其外在政治效能感更高,但国家认同感、政治信任感对内在效能感并无明显影响,而认同民主选举产生村官的村民内在政治效能感更强。  相似文献   
426.
王嘉丽 《重庆行政》2019,20(1):99-101
一、电视节目主持人女性形象简析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女性形象会随着社会文化和节目制作要求的变化而变化。主持人女性形象是特定情境下的产物,它是可以被建构的,并非一成不变。(一)对“形象”的理解主持人女性形象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是女性主持人的外在形象,包括容貌、形体、服装等直观可见的元素;第二是主持个体中展现自我的个性部分以及定位后代表群体观念的“主持角色”[1]。  相似文献   
427.
胡涵 《党课》2007,(3):30-31
党风即党的作风,是党的工人阶级性质和世界观在党的工作与活动中的外在表现,是全党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个人在政治、思想、组织、工作、生活等方面体现党性原则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党风”这个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最早在党的建设中使用“作风”一词的是恩格斯。十月革命后,列宁也多次使用“作风”一词,批评严重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最早提出“党风”科学概念的是毛泽东.并且形成了一套党风建设的理论。  相似文献   
428.
崔忠芳 《求索》2008,(1):144-146
在传统哲学中,自然只具有对人类有用的外在价值。当代哲学对自然的价值重新进行了界定。一方面,它扩展了“有用性”的内涵,不再从人与自然的对立中来看待自然的外在价值,而是从人对自然的依赖性来理解这一概念;另一方面,当代哲学又从目的论与整体论视角来肯定自然的内在价值。当代哲学对自然价值的全面肯定在时间维度上将人类道德义务扩展到了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在空间纬度上则扩展到了人与自然之间。  相似文献   
429.
“规者,正圆之器;矩者,正方之器.”无规不成圆,无矩不成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耳熟能详、人人皆知的名言.我认为人们常说的“规矩”,是客观事物内在联系的外在表象,自然界的“规矩”就是自然规律,人类社会的“规矩”就是社会发展规律在人们心里的烙印或用文字的表述.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有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充分证明中华民族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智慧和把握能力,历史事实表明,中国人是守规矩的!  相似文献   
430.
自由与儒学     
陈欢 《学理论》2014,(9):38-40
王海明认为,自由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而不是自己的想望——进行的行为。在一些情况下,由于缺失利用自由能力的条件,自由行为仍然不能实现。接下来,王海明引进了对自由的传统的经典理解,即"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通过王海明对自由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以一种新的理解方式去诠释自由:即将自由分解为内在自由和外在自由。从自由的角度去解读儒家的本体——天理和良知,寻求在自由精神支配下的民主和科学在现代新儒学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