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1篇
  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45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50篇
中国共产党   84篇
中国政治   343篇
政治理论   38篇
综合类   10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我国目前非全日制劳动者与日俱增,国家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立法有却尚不完善。为了更好的保护非全日制用工者的合法权益,在分析《劳动合同法》和《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的基础上,发现法律漏洞;在研究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国内地方规章以及国外立法后,借鉴其优势理念,结合我国非全日制用工的现状为进一步完善法律规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辜云 《法制与社会》2013,(31):41-4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用工的需求随之不断的增长,用工的方式也逐渐丰富.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非全日制用工方式应运而生.我国的《劳动合同法》也将这一用工形式纳入法律规范的体系之中,无奈只有简单的五条法律对这一问题加以规制,对劳动者的权益保障而言,显得十分单薄.所以,有必要对于在签订以及履行非全日制用工合同的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由于缺乏专业技能.大部分从事体力劳动的活.常常工作在第一线,非常辛苦,但是工作环境却令人堪忧。譬如一些生产化工产品的企业,里面通常气味难闻.难免有后遗症;棉纺企业。虽然工人都戴口罩.但还是不可避免吸入大量的纤维,带来职业病;建筑工地,安全隐患也是时时存在……希望用工单位能够改善工作环境.让工作更舒心。  相似文献   
14.
非全日制用工这种灵活就业方式是当代我国城市劳动力就业形态中的一个新现象,同时潜力巨大,但该制度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文章主要围绕我国非全日制用工的界定、立法缺失及完善展开研究,希望能促进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更加和谐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5.
《江苏政协》2012,(1):40-41
正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更好地引进、培养和使用人才,对促进宝应工业企业赶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宝应县工业企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一批  相似文献   
16.
供电企业由于其固有的特点和历史沿革等客观原因,形成了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劳务派遣工、业务外包等用工模式并存的复杂局面,潜藏着不同的劳动用工法律风险。基于L市供电公司多元用工模式下劳动用工法律风险的实证分析,提出在宏观层面上应当确定"以岗位类别界定用工模式,以岗位类型确定薪资标准"的总体防控思路;在微观层面上应当注重细节把握,根据不同的用工模式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共享员工是灵活用工、新就业形态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新冠肺炎疫情下一些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举措之一.由于共享员工能增加员工收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尤其是能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很可能成为我国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一种常态化、长期化人力资源配置模式.但是,目前共享员工在劳动关系界定、企业用工管理、员工适应性等方面还存在许多政策障碍和实践难题,需要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努力加以解决,为未来共享员工的常态化发展创造条件.重点包括: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以保证共享员工的合规性;企业应逐步建立弹性用工机制;个人应增强维权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19.
“两不找人员”是指:旧体制的不规范用工行为,企业并没有及时妥善的解除和劳动者的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不景气,效益不好造成劳动者无工作岗位;劳动者停薪留职期满后,个人要求上班,单位不安排又未续签协议;用人单位因工作任务不饱满,给职工放长假又未签订协议;孕产期、医疗期(因工或非因工伤病)已满,单位不安排上岗等情况。  相似文献   
20.
今年九师一六八团有近一百名职工自愿申请退出土地,重新签订劳动用工合同,从事二、三产业,实现多渠道增收。促进职工增收、团场增效,一六八团认真抓好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鼓励职工退一进二、进三,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此,团工会开展多层面职工培训教育,包括养殖育肥、大棚果蔬、装饰装潢、水电维修等多方面提高职工就业创新能力,促使职工多元增收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极大地推动了团场职工富余劳动力向二、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