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71篇
工人农民   29篇
世界政治   1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3篇
法律   392篇
中国共产党   312篇
中国政治   686篇
政治理论   227篇
综合类   37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警察与媒体有着广泛而密切的关系,但两者的关系又不仅限于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其所依存的政治前提也不同于西方国家。警察与媒体的法律地位平等、各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也有着不同的利益追求和价值取向。双方应在不断的利益博弈和协调中完成各自承担的使命,实现良性互动,以共同维护和推动社会的稳定、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72.
正当前,我国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仍然处于相对艰难的阶段。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等问题仍是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主要难题。而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在农业生产和非农生产的增长中都发挥着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先行  相似文献   
73.
作为劳动者获得工伤待遇的必经之路,工伤认定不仅牵涉到错综复杂的事实判断与法律评价,更紧密关联于被灾劳动者的生存之权,认定之责可谓重要而且艰巨。但行政机关却出于对效率、成本的考量,而一直坚守着封闭、神秘的程序设计,当事人既无从参与,更无从知悉认定的原委与真相。从程序正义角度观之,难免遭疑。此时,问题被卡在程序本身的正义性与经济性这两难之中,前者要求充分参与,后者则力求简约。在二者之间,真正的出路并不是某个极端,而应是一种平衡。在公正面向上,当以正式听证保障参与之权;在成本面向上,则以简易设计促进效率提升。二者既相互界分又相互连结,力求在平衡与互动中实现整体效益的最优。  相似文献   
74.
李月 《前沿》2014,(13):143-145
通过选择社会治理领域矛盾较为集中的城市拆迁旧城改造工作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成都著名的曹家巷棚户区自治改造模式产生的背景和运行的现状。通过引入合作博弈的视角,重点研究了社会治理中合作博弈的作用,条件和基础,对自治改造中“模拟搬迁”“双百方针”等社会治理创新模式进行了全新的解读,从而将“约束力协议”、置信度等以往易忽略的创新治理工具引入社会治理的实践工作中,从而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75.
杨少垒 《学理论》2013,(10):85-87
农业技术创新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进路径之一。构建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技术创新的一种新模式,即政府主导下的多方协同互动模式,并重点对模式的含义、构建依据及构建途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6.
检察机关行政执法监督机制构建的基本逻辑与路径亟待厘清,相关研究可以从行政执法弊端较为集中的选择性执法加以展开.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引入并不能降低直接执法成本,而是由于构成行政相对人、行政执法主体以及检察机关之间的双重博弈机制,对选择性执法以及由此滋生的间接执法成本形成常态化控制而凸显其法治价值与经济效益.然而,现实中行政执法信息的碎片化生产、分布以及监督者信息能力的孱弱无法支撑双重博弈的有效运作.对此,应当基于大数据思维建立行政执法信息共享平台,并立足激励相容机制实现集约化的信息传递和常态化的监督运作.信息平台模式不仅开辟了当前检察机关构建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新机制的现实路径,而且其在监督广度、深度和精度上的突破,也将促进检察监督在理念、路径和模式上全面的现代转型,从而迈向"量化监督"时代.  相似文献   
77.
围绕马六甲海峡的航行制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沿岸国同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等使用国在二战后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博弈,最终创造性地达成妥协,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形成之时确立过境通行制度.本文尝试基于国际关系的视角分析各方的博弈过程,将过境通行制度视为对各方共同认可的权利分配方式的制度化表达,并认为诉求重组是其关键成因之一.一方面,三个沿岸国于谈判前期解决了彼此的领海争议,逐渐形成统一的诉求并不断重申;另一方面,使用国围绕共同目标分别提案,并彼此应援,试探沿岸国的让步空间.最终沿岸国缩小了领海主张,确保使用国船舶在任何时候都能通过海峡;使用国则减少了对沿岸国的干预,使其得以独立行使主权和管辖权,从而达成多方共赢.本文通过个案研究,探析大国与小国针对特定议题进行博弈并达成共赢的内在机制,对南海通行规则相关问题的化解应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8.
2022年5月,菲律宾将迎来新一轮大选,杜特尔特也将卸任总统.而每次大选都是菲律宾南海政策变化的重要转折点.从2010年到2016年"南海仲裁案"后,菲律宾的南海政策,由阿基诺三世时期的追随美国与中国对抗,转向了杜特尔特政府与中国关系缓和,也开始由激进对抗转向合作姿态.但是,即使是表现出亲华倾向的杜特尔特政府仍旧存在着机会主义倾向.如何理解菲律宾政府南海政策前后变化的原因?借助双层博弈理论,文章通过对"仲裁案"前后5年的菲律宾南海政策进行分析发现,这既是菲律宾当权政府与国内反对派政治精英博弈,为了大选争取国内宗教势力、军队以及民众支持的选择,也是中美两国地区战略对菲律宾政府施加影响的结果.在该过程中,不同行为体都利用自己手中的博弈筹码,从而最终影响了菲律宾政府的南海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79.
80.
舒薇 《法人》2006,(6):18-19
对中国这样一个正在崛起并追赶发达国家的大国来说,资本市场的建设是一个基本国策,必须放在一个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看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