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53篇
政治理论   38篇
综合类   4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行政论坛》2021,(1):59-67
基于社会形态特征的学理性分析以及常态和应急态下的治理行为特性比较研究发现,协同治理理论框架是实现跨阶段协同的重要基点,需要围绕多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协同决策、协同规则、协同行动、监测评估等过程要素进行系统建设。要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多要素多环节多情景的协同治理结构;深化结构性改革,完善政府组织制度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健全机制为抓手加快制度性协同创新;强化制度保障体系建设,为协同治理赋能;建设"五位一体"的社会协同体系。  相似文献   
92.
93.
贾童 《学理论》2013,(23):357-358
教态是伴随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教态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对有声语言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通过言语交往的语态和非言语交往中包含的脸语、眼语、头语、手语和身体姿势来组织行文结构,阐述教态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94.
《学理论》2013,(36)
多模态的构建有很多种途径,教师可以应用PPT多模态教学软件、选用新闻听力材料、利用影视资源,甚至将音乐介入到课堂当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及多模态交际能力。但教师在选择时也要视文化与主题的内容而定,不可以过多,也不可以过少。要秉着适量的原则、实用的目的进行合理安排,才能让学生更轻松地学会地道的英语语言及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95.
杨迪 《学理论》2012,(15):207-208
随着人类的交际活动从口述、读写时代进入超文本时代,多模态话语及多模态话语分析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以多模态视角出发审视语言媒体系统和非语言媒体系统的各个角度,期待多模态化的教学及其研究会将教学法及教学改革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96.
德莱赛是20世纪美国文坛纯态自然观的杰出代表,其力作<嘉莉妹妹>堪称美国文学史上"摧毁高雅传统的第一声".池莉是中国新写实小说的领军人物,其作品不同程度受到纯态自然观的浸染.与德莱赛一样,作品拒绝主观情感的介入、采用生活流式的叙事方式和原生化语言,扩展小说的创作内涵,彰显"以真为美"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7.
冷战后西欧政党格局的演变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以来,为研究“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有关政党问题的论著相继问世,其中不少论著涉及西欧政党问题。但能够既系统又简要且具学术性地反映出政党发源地——西欧国家冷战后政党基本状况的论著并不多见。本组笔谈力图达到这个目的。  相似文献   
98.
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是当前党和政府工作的基本目标。本文把“诗意地栖居”的哲学命题引入人居环境建设的最新理念,提出了诗意、和谐的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内容、目标、方法及措施。在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与诗意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社会诗意的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模式为“艺术+科学”、“生态+文态”的模式。将人居环境的生态性、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美观性、人文情怀等内容,作为衡量诗意人居环境的主要指标,从而构建出一个充满诗意与和谐的人居环境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99.
从概念辨识入手,利用权威数据,描述近几十年我国离婚率和离婚态的变动趋势及水平。研究发现:我国的离婚率持续增长,超过日本与韩国;因年轻人口总量减少,可结婚人的比例下降,离婚结婚比持续上升。数据分析显示,1982年以来,我国离婚态占比单调上升:就人群特征而言,35-49岁年龄组、男性、中等教育程度人群(1990年除外)、商业服务人员和办事人员(1990年除外)离婚态占比最高,女性的离婚态占比较之男性上升趋势更为明显;就地域分布而言,各省处于离婚态人群的占比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趋势,东北地区及西部省区城市人群离婚态占比最高。离婚率和离婚态的持续攀升是多重制度、城镇化与市场化结构、家庭与个体特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离婚不仅透视出家庭的不稳定性,损害(部分)家庭成员福祉,而且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负面效应。在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前提下,必须从源头、过程和后果上加强对离婚行为的社会治理,减少不必要的离婚现象。  相似文献   
100.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这一基石要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发展来证明。恩格斯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石的确立奠定了坚实基础,指明了继续证明的方向和思路。一百多年来,自然科学发生了飞跃性变化,但一些错误的现代物质统一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遵循恩格斯提供的方向和思路对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作出新证明。世界(或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的能态具有普遍性和阶梯性,世界物质在能态相互转化中统一,这是对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探索性新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