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68篇
中国共产党   190篇
中国政治   207篇
政治理论   89篇
综合类   11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正中国道路【解说】面对这样一个饶有兴趣的提问:"如果再生为人,您愿意生在哪个国家?"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恩比思索片刻,明确回答:"我愿意生在中国。"汤恩比以历史学家的眼光给出的理由是:"中国今后对于全人类的未来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阐明这是他对世界不同文明体系做了详尽的比较和研究,把中国置于全球演变的多维空间来评估之后所获得的审慎结论。  相似文献   
32.
论事实解释——对事实认定中一种潜在机制的哲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在原本就存在解释,事实的认定离不开事实的解释。解释事实的前提是理解事实,理解事实需要具备理解的要件——前见。事实应作为解释的客体对象的同时又限定了解释的视角。规则留出的种种空白必然经法官予以填补,法官也借助于这些空间张显出对事实的个性化评判。解释不是一种事实的原本复制,而是一种创造性行为,一种个性化的建构事实"血肉"的行为。实现忠实于事实的要求有两个困难:一是究竟有没有"原事实"会形成不同的解释;二是对"原事实"的识别不能离开现实的因素。事实解释应受约束于各种可能性因素,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确保了解释符合事实的理性方向。  相似文献   
33.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以实践的人化自然为中心的多维自然观,这具体表现为:唯物的本体自然观、实践的人化自然观、社会的历史自然观、价值的生态自然观.马克思多维自然观蕴含的生态文明意蕴,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多方面的启示和价值.  相似文献   
34.
石开斌 《前沿》2009,(3):32-34
现代解释学认为理解是彼此之间最重要的关系。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话达到视域融合,其理解观、主体间性和视域融合为我们解读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视角。以理解和对话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人们的内心世界和价值理念,从而推动我国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提高,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35.
侯玉环 《理论导刊》2020,(2):113-120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底色、逻辑、立场与样态,与文化实现着深度融通。文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底色,能够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多重维度构建,实现向"自由个性"的进阶,铸牢人类共同价值;文化的出场与在场融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之中,是人类文明走向的新判断、人类普遍交往的新纽带、人类文化发展的新征程;文化的扬弃与超越确定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场,从对抗排斥迈向合作共赢,从资本支配转向人本价值,从二元对立走向多元共生;文化的发展延伸,刻画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样态,呈现共创文化交流互鉴的实践样态、共筑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样态、共享开放包容世界的实现样态。  相似文献   
36.
哲学诠释学"存在"、"理解"、"语言"三位一体的视域蕴涵了改变语用学研究格局的语言适应理论.对语言适应理论的哲学诠释学解读可以进一步揭示出,语言工具论有其深刻局限性;语境的无限性在于人类世界经验的语言性;语言适应本质上是视域融合;语言具有实践性.语言适应理论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应从哲学诠释学中寻求理论养分与思路.  相似文献   
37.
李斌  蒋平 《前沿》2012,(21):194-196
优选论的基本框架不能解释普通话字音和现代英国英语单词发音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借鉴前辈和今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尝试以优选论的基本框架为主,参照多维音系模式并结合社会语言学,提出社会优选论.首先,简单地介绍普通话字音和现代英国英语单词发音.然后,简述社会优选论的产生背景、理论框架、核心理念和操作步骤.最后,以普通话和现代英国英语为例谈如何运用社会优选论解释字音、单词发音等问题.  相似文献   
38.
<正>社会组织是构建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十八届三中会全《决定》明确"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强调"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社会组织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在认识统一的基础上,还应从实证层面分析演进,从功能作用出发推进发展。一、理顺关系长期以来,国内对于社会组织有"神圣化"和"妖魔化"的两极判断,因而,对社会组织的发展定位出现一定偏差。目前立足于党委、政府角度,应从四个维度考量"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关系,在治理格局中定位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39.
干部考核是干部工作全面评价的重要手段,是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胜利油田干部考核现行模式虽然简单易行,但是存在一定局限性。通过增加综合考核内容、设置多维测评层次、加大工作业绩的考核力度等方式,探讨了多维综合干部考核模式,达到全面系统考核干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0.
消费社会,简言之就是以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的社会。从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人发展所依赖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对消费社会进行了粗浅的探讨,认为相对于短缺经济时代的生产社会而言消费社会具有进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