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7篇
中国共产党   51篇
中国政治   93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14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微观点     
《时代风采》2013,(9):6-7
房价调控数据折射出的公众焦虑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7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分别为62个和57个,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分别为69个和67个。(8月18日中国新闻网)@一天到晚流浪的鱼:中国房价,千夫所指,万民声讨。望京城内外,激愤莽莽;举国上下,怨声滔滔。  相似文献   
102.
远城区新型工业化要借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工业,但这不是其优势和主要方向;远城区先要立足本地资源特点和外部环境,用现代工业的思路办农业,把现代农业作为基础,找到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产业,再以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发展远城区独具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这是大中城市远城区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理念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3.
石霞  简玉婷 《人民论坛》2010,(9):170-171
如果说大中城市高房价影响了居民的安居乐业、影响了农民工成为市民,那么,县城房价上涨,将堵了农民进城最后的路,这将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有效控制县城房价,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4.
唐瑾 《世纪行》2014,(3):11-12
<正>近年来,城市噪声越来越多,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防治噪声污染已成为城市管理中的一大难题,尤其在大中城市更为突出,广大市民深受其害,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民生问题,也是当前人们谈论最多、最头疼、最无奈、最闹心的话题。过去的噪声污染多是工业噪声和交通运输噪声,现在更增加了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1996年,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并于1997年3月1日正式施行,至今已有18年,一直没有修订过。2011年初,环保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11个部委  相似文献   
105.
陈黎明 《当代广西》2012,(10):16-17
没有经过权威机构认证,但它的生态、有机之名却不胫而走;不用做电视报纸广告,不需卖力吆喝,但它的身影却出现在广州、香港等大中城市口胃很挑剔的市民餐桌上……在横县西江最大的支流郁江边,  相似文献   
106.
陈斌 《江淮法治》2012,(16):64-64
定远县池河镇位于安徽省定远县城东26公里处,与周边南京、合肥、淮南、蚌埠等大中城市距离均在100公里左右。国土面积229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  相似文献   
107.
社情舆情     
《今日海南》2013,(4):25-25
@一流水环境近日,有两条关于海南省水环境的好消息,一条是海口城市管网水质以99%的高合格率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另一条是省内各水源地水质均能达到Ⅲ类以上。省内有关部门称,全省水环境在全国层面来说是一流的。这是海南长期重视饮用水质量的结果,成绩值得肯定和鼓励,但背后存在的问题也需要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108.
老言 《辽宁人大》2006,(7):34-35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进城农民工及失业者的增加,城市边缘人的生存空间也在不断地被挤压。一些大中城市里,以无证生产、违规经营为主要特征的“灰色”职业群体正迅速扩大,他们大多从事不符合城市管理要求或突破相关政策法规规定的职业。有数据显示,在上海有接近70万从业人员是脱离政府管理范围的;在广州这个数字保守估计也有60万人左右。他们徘徊在城市弱势群体和犯罪群体的中间地带,常常处在比较隐蔽的环境中,构成了新时期城市社会风险群体。  相似文献   
109.
正当人们为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而忧心忡忡之时,媒体上却传来了京、沪、宁等大中城市众多毕业生不想就业的消息,这无疑给今天的人才市场带来一股新风。不就业,并不代表找不到工作单位,而是一部分毕业生另有打算,他们想通过进一步的深造或自主创业,更大限度地掌握就业的主动权。一句话,不就业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就业。  相似文献   
110.
郝峰  陆中秋 《世纪桥》2006,(10):59-61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凋敝多年的旧货经营业在一些大中城市得到了复苏的发展。而旧货经营业在我国之所以能重新兴起,归根结底是符合社会需要,适合我国国情,也符合政府倡导的建立节约型社会,创建循环经济的精神,而师平会走在这个行业的前列,开创了北京旧货交易市场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