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4篇
各国政治   133篇
工人农民   33篇
世界政治   17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7篇
法律   331篇
中国共产党   928篇
中国政治   1570篇
政治理论   545篇
综合类   80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545篇
  2013年   404篇
  2012年   471篇
  2011年   411篇
  2010年   364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257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41.
和谐社会的政治认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得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普遍认同。这种认同表现为价值认同、利益认同、伦理认同、制度认同、实践认同、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942.
我国独立董事的立法引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立董事”,顾名思义就是独立之董事。独立董事溯源于西方市场经济。在美国等推行独立董事制度较早和成型的国家,视独立董事为“外来董事”、“外部董事”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此类称谓背后的信奉理念是:董事作为公司成员难免是有感情的,只有将其置身公司利益冲突之外,才有“独立”可言。这一理念日渐为很多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943.
柏欣 《湖湘论坛》2007,20(2):99-101
把"文化认同"作为一种具体研究方法或视角,引入对法律文化的研究具有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谨从法律文化认同的概念、内涵和现实社会意义等几个方面,对法律文化认同理论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44.
阎国华  韩硕 《探索》2022,(4):171-184
依托移动网络、社交媒体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网络生活日益呈现圈群化转向。网络圈群在缔造网络生活新业态的同时,也日益产生现象级影响,包括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解构与重构。借助对传播逻辑和认同逻辑的深刻塑造,网络圈群显著影响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和认同的现实境遇,并引发了网络圈群下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作用削弱、主流意识形态难以进入圈群、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借圈传播、圈内典型意见主导思想认同等显在困境。遵循网络圈群影响主流意识形态的逻辑脉络,分析其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形成的主要挑战,可以发现网络圈群下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应着重以优化内容设计、创新方式方法、紧盯受众需求和注重协同作用为抓手,从而在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圈群引领力、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圈群穿透力、深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圈群性生态和统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圈内外因素等方面实现系统优化。  相似文献   
945.
王淑芹  李静 《求实》2022,(6):4-13+107
政治认同是关乎人心向背、政治合法性以及国家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课题。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也是政治认同建设的百年探索史,党在政治认同建构历程中积累并形成了以利益认同为基础、以制度认同为保障、以情感认同为纽带、以价值认同为归属等基本经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系统分析和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政治认同建设的基本经验,对于进一步加强政治认同建设的实效性,巩固党执政的政治合法性,提升人民群众对党的政治认同,实现国家长期政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6.
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是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视角、新路径,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加强民族团结和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的新方式、新要求,也是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从心理学来看,认知结构、情感体验、需要满足和行为强化是推动互嵌式社会建设的心理基础和影响因素,构成各民族交往交流中心理与情感的运行机理。以心理认同作为推动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的精神纽带和观察视域,充分重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民族互嵌中的心理态势,实现各民族在认知结构、认知层次、心理感受、沟通交流、心理干预、行为强化等方面有机结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心理认同和情感建设上予以深度培育,促进互嵌式社会结构以积极、正向的民族情感融入到共建共治共享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来。  相似文献   
947.
新疆杂话是新疆人民集体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文学。作为传统民间文化和优秀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如今的新疆杂话可通过探索自身的文化认同功能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本文先以多地域汇合和多民族聚合,阐述新疆杂话融合各地多民族智能的生成渊源;再以语言形式和内容主题的本位转向,分析新疆杂话执行本位偏移机能的内在特征;最后以忆共同时代历程、扬共同地域精神、传共同群体心声,探索新疆杂话发挥文化认同功能的前行路径。理论阐述论证智能提供了可能,典例分析佐证机能履行着效能,由此,以新疆杂话为代表的新疆民间文学,其践行现实意义的逻辑链条即可完备,其推进文化认同的崭新功能即可发挥。  相似文献   
948.
职业认同是人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达成组织目标的心理基础。初级军官是部队建设的基础,单位建设的“主心骨”,他们精力充沛、安心军营、勤奋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四个多样化”的冲击下,部分初级军官的职业认同感有所弱化,有的同志职业兴趣逐渐淡薄,职业意义认识模糊,职业追求逐渐淡化,致使工作缺乏动力,能力下降,标准不高。造成初级军官职业认同感弱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在因素看,主要在于:一是职业环境缺乏优势。由于初级军官职务较低、工作任务繁重、工作环境较差,因此,职业环境比较优势更加缺乏,导致了职业吸引…  相似文献   
949.
在司法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如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成为了必须回答的问题。这意味着对于个案正义的认识需要跳出以往的客观视角,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个案正义的主观层面。人民群众在个案处理中的所感所想将从基本层面上影响司法认同的建构。对此,主观程序正义研究与理论揭示了程序正义感受对于个案正义评价的关键性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证实了其在人们以个案评价为基础形成司法认同的过程中的决定性地位。主观程序正义领域的诸多成果对于我国今后司法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其关于过程控制、尊严与中立等主观程序正义内容的发现将在司法工作的具体操作层面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950.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学界的研究主要从何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如何形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如何建构几方面展开。学界通过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概念、内容与结构等的探析,回答了何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问题;通过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形成原理的探讨及历史经验的总结,回答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如何形成的问题;通过对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建构路径的考察,回答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如何建构的问题。今后的研究,从研究思路上看,应从理论进路扩展到现实进路、从国内研究走向国内外对比研究、从宏观研究走向宏微并举的体系化研究;从研究内容上看,要加强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内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形成规律机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建构历史与基本经验、人工智能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从研究方法上看,要从单一学科研究走向跨学科研究,从逻辑思辨研究走向思辨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