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83篇
中国共产党   154篇
中国政治   417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21.
刘静 《法学评论》2023,(3):163-173
我国的环境规制正经历着从污染控制导向到环境质量改善导向的转型。在环境规制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日益复杂多样的规制工具。以污染防治领域为例,规制工具箱既包含了侧重环境质量目标设定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对污染总行为进行控制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也包括着眼于个体污染源的排放标准、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制度。这些规制工具呈现出过程控制与结果控制并存的特点,并在实体义务的设置上常有冲突之处。旨在整合各项制度的排污许可改革在程序上改变了工具原有的衔接次序,在实体义务上注重各工具要求的载明而非协调。碎片化的规制工具体系难以支撑环境质量目的的实现,应改革环境质量目标的设定,并对既有规制工具进行整合,助力规制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