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78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文玉 《中国减灾》2009,(9):48-49
天津作为一个港口城市,加之又是永定河、南运河、北运河、大清河、大运河五河交汇之处,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过水灾.历数天津历史上有记载的七十多次水灾,最为严重的要数1917年、1939年和1963年3次波及整个天津的大水灾.  相似文献   
72.
世界运河名城的市长们首次聚会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在流淌着千年文明的中国大运河畔,举办首届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和世界运河名城市长论坛,共同来讨论运河的保护和利用,共同推动运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聚会。  相似文献   
73.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专门强调“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完善公益诉讼制度”,赋予检察机关更重的政治责任。扬州检察机关深知地处被誉为千年运河古都的扬州,服务保障大运河国家战略规划建设,是其高质量发展的新课题。通过分析制约大运河现代化发展的公益诉讼立法及相关制度不完善、检察供给不足等因素,提出探索“专精特新”的监督方式、协同一体的工作模式、构建完备高效的检察供给新格局,为大运河文化保护公益诉讼立法提供更丰富实践样本。  相似文献   
74.
夏锦文 《群众》2020,(1):46-47
千里通波的大运河,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传承,更日益蝶变为区域发展的动力,沿河流域开发越来越受关注,日益成为沿运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绵延隽永的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智慧产物,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与国家形象,将“通、统、容、合”的精神内核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融通的文化特质体现在大运河的水系联通、地域沟通、经济往来互通和国际贯通中,构建了自唐宋以来国家经济运行的中枢命脉,成为南北、中外多元文化交融的纽带。一统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国家治理的智慧上,相伴运河开凿而实施的漕运制度、盐政制度和巡视制度,巩固了疆域版图,有效维护了政权的一统。  相似文献   
75.
《中国民政》2021,(3):F0004-F0004
该船闸是京杭运河韩庄运河段的一处复线船闸,是京杭运河长江以北第十个梯级,也是进入山东航段的第二座船闸。其复线船闸于1999年12月建成,为国家二级标准,可通过2000吨级驳船,年设计通过能力为2100万吨,解决了京杭大运河通航"瓶颈"制约问题,发挥了京杭运河南北水运大通道作用,也提升了水运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76.
77.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推动新时代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增强文化自信的战略决策。2019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北京市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78.
杨佩  靳燕 《协商论坛》2016,(8):8-11
背景提示:作为具有广泛影响力、涉及遗产点最多的两项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和丝绸之路,集中代表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等高度发展水平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大运河河南段是中国大运河早期阶段隋唐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遗产点包括洛阳回洛仓、含嘉仓、通济渠郑州段、商丘南关段、商丘夏邑段和永济渠滑县浚县段、浚县黎阳仓,涵盖了河道、码头、河堤、桥梁、仓窖、水工设施等完整的遗产类型.“丝绸之路”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对于促进古代中西方经济、政治及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河南段遗产点包括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和陕县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  相似文献   
79.
周东虎 《法制博览》2022,(13):34-36
江苏省通过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立法工作,将大运河遗产、文化资源整体纳入廊道建设与保护,可以提升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品质.江苏省今后大运河的地方性法规应向通航水道建设、世界文化遗产、公共文化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综合于一体的廊道建设扩展.在此过程中,立法贵精而不贵多,应根据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发展需要新内容,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相似文献   
80.
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全票通过《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定》,自1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部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地方性法规。江苏是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有7个遗产区、28个遗产点段,也是中国大运河申遗牵头省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