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63篇
工人农民   34篇
世界政治   16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7篇
法律   387篇
中国共产党   823篇
中国政治   997篇
政治理论   304篇
综合类   353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466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韩秀丽 《学理论》2022,(7):9-1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创新发展,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的哲学智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内涵丰富,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生态五个层面的内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既是在新时代下对我国外交理论的创新,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迎合了世界人民的利益诉求,增强了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与影响力,对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是推进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从思想政治、法律制度、技术创新、数字治理、网络文化、人才培育和国际制度性话语权机构等层面出发,梳理和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内在逻辑体系,有助于建构历史、逻辑、实践有机统一的理论体系。分析在国际国内形势下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思想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建议,有助于全面提升治网能力和水平,进而为推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携手共建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3.
我国《物权法》中物权法定原则之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驰  董东 《法学》2007,(10):90-96
物权法定是体系化思维的产物,是物权作为绝对权性质的必然要求,并为大陆法系多数国家所采用。但物权法定有难以适应社会发展之虞,正确理解物权法定的适用依据,以司法解释方法为补救物权法定弊端的缓冲机制,是正确贯彻执行我国《物权法》所确立的物权法定原则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154.
李丹  陆锦添 《拉丁美洲研究》2022,(5):90-105+157
世界社会论坛自成立以来,以“另一种全球化”的姿态与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展开抗争,成长为改变全球化的重要力量,也为开放空间理念提供了生动注脚。在开放空间的构想下,世界社会论坛以改变(替代)全球化为主题、以左翼民主人士为主力、以自下而上抗争为方式、以多元包容政治文化为特色、以现代通信技术为手段,成为全球民主运动的标杆。然而也正是由于其开放空间理念及实践,世界社会论坛陷入“开放”的广度之争、“空间”的结构之辨以及“替代”的行动之惑等多重拷问之中。即便如此,在全球变局中世界社会论坛坚持的“另一种全球化”“另一个世界”依然代表了一种广泛共识与新的可能。当前,全球化逆风劲吹,多重危机交织叠加,民粹主义兴风作浪,检讨20年来世界社会论坛的得失成败自有一番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5.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寻建构人类未来社会状况的理论基础,这一思想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讨论。学者们分别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界定与内涵梳理、思想渊源与理论逻辑、实践路径与风险挑战、理论特点与历史贡献等层面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极具代表性和富有原创性的成果。这些成果对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同、传播和践行有着重大意义。虽然学界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展现出成果众多、思路清晰、视域广阔等特点,但也存在宏观研究较多而微观分析不足、学科分布失衡且跨学科分析不足、解读成果众多而原创作品欠缺、理论分析有余而批判研究不足的问题。立足现实、回归经典、着眼未来,今后的研究既要加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深度理论诠释,又要切实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普及宣传,还要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实践进程。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推进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6.
警絮三题     
我肃立在红色娘子军雕像前,默读着那篇浓缩了的血与火、青春与生命的历史。于是,我的面前出现了一条血路,那些驱赶黑暗的英魂向我走来……沿着时间隧道,我来到她们中间。我看见她们憔悴的脸上依然挂着笑容;我看见她们吃的是草根,心中便涌出一种难言的滋味;我看见她们坐在月光下,哼着小曲,憧憬未来,是那样充满自信;我还看见,当枪声大作的时候,她们是怎样地奋不顾身……是什么支撑着,使得她们如此坚强?是为了什么,她们竟这样舍弃生命?她们笑了,但笑得并不轻松。她们谈起了她们的经历、她们的遭遇、她们的苦难,从她们的目光中透出的是怎样的一…  相似文献   
157.
随着全球海洋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日趋严峻,现行以国际硬法为核心的全球海洋治理体系无法有效应对。而海洋事务的重要性、复杂性与敏感性,使得无论是修改现行的硬法抑或是出台新的硬法都难以一蹴而就。国际软法凭借更强的可塑性和灵活性等优势,在全球海洋治理中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尽管如此,由于国际软法缺乏强制约束力,其在实践中存在权威性不足、加深集体行动困境以及加剧现有治理体系碎片化等局限。为充分发挥国际软法的积极作用,国际社会应不断探寻优化路径,包括努力提升国际软法制定的正当性、合理设定国际软法遵守的奖惩制度以及积极推进国际软法与硬法的衔接适用。作为正在迈向建设海洋强国征程的新兴大国,中国应以“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国际软法的制定,积极利用与搭建助推国际软法发展的话语平台,科学选择国际软法介入的治理领域,为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58.
开心园地     
《工友》2015,(3):62
按号一位大爷去银行取钱,直接走到窗口,保安过来说:"大爷,按号。"大爷心想,取个钱还要暗号,于是低声对保安说:"天王盖地虎。"保安无奈地帮老爷子按出一张排队票,只听大爷自语:"吓死我了,居然被我蒙对了!"晒图我从网店买了一件衣服。卖家说,要是我给"好评"外加晒图,就给我返现5元。我穿上新衣服,自我感觉良好地自拍了几张,传到网上的评价页面。没想到几分钟之后,卖家发来消息:  相似文献   
159.
熊李力 《人民论坛》2022,(22):52-55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凸显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的重大意义,展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和担当。两大倡议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行动方案与实践路径细化为人类发展共同体和人类安全共同体两个方向,为弥补全球发展赤字和安全赤字提供了代表全人类共同利益的中国方案。进一步落实两大倡议,有效填平全球发展鸿沟、破解国际安全困境,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追求目标,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使命,需要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0.
史志钦 《人民论坛》2022,(24):118-12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重要任务,已经成为中国协调与世界关系的重要抓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面对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的中国解决方案,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全球性问题的中国答卷,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持续演进,中国通过以对话协商持续推动大国的协调与良性互动为重点,构建持久和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共建、共享制定全球安全规则为重点,以全球安全倡议为抓手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合作、共赢为手段,以全球发展倡议为抓手构建普遍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交流、互鉴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以“一带一路”倡议民心相通为抓手构建开放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