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54篇
  免费   411篇
  国内免费   71篇
各国政治   704篇
工人农民   1477篇
世界政治   144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46篇
法律   5516篇
中国共产党   4448篇
中国政治   7143篇
政治理论   2187篇
综合类   4474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322篇
  2022年   330篇
  2021年   374篇
  2020年   379篇
  2019年   341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415篇
  2015年   827篇
  2014年   2196篇
  2013年   2123篇
  2012年   2134篇
  2011年   2376篇
  2010年   2256篇
  2009年   2408篇
  2008年   2746篇
  2007年   2092篇
  2006年   1826篇
  2005年   1417篇
  2004年   1065篇
  2003年   919篇
  2002年   854篇
  2001年   676篇
  2000年   593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31.
中国破产法实施的法律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契约和产权的角度,破产法改变了企业原来的合同束,并根据新的合同束界定利益相关人对企业的产权,产权界定清楚可以激励相关人为提高破产效率去行为。这就是市场化的破产理论和实践的经济学基础。市场化的破产实施方法需要配套的制度以降低实施成本,这种制度既包括人的因素,又包括市场因素。我国破产法的实施效果,也有赖于这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132.
社会契约的“订立”旨在使人类摆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作为国家“存在原理”,社会契约主旨是解决个人、社会和国家之间的权利与义务问题,其终极关怀是人民的福祉——保障安全、自由、财富和尊严等。但这些可欲的价值的实现须符合一种正义的原则和道德要求:平等对待和惠及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社会合作体系中的每一个立约者。平等、互惠构成弱势群体保护的社会契约基础和道德义务,也是社会契约和社会秩序的实现条件。在这一意义上,不保护弱势群体,社会契约目的就不能达到,政府合法性就被质疑。弱势群体保护需要对社会契约进行动态完善——创新保护模式、着力后续调整、突出经济权利、建立诉讼制衡机制、高扬人本立约观。  相似文献   
133.
田丰 《工会博览》2005,(23):56-56
本刊讯 日前,住总集团公司工会干部就开展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情况到设备物资公司、住六公司等单位进行调研。  相似文献   
134.
发展民族文化应处理好的若干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使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发展民族文化与科学文化、大众文化、精神文明建设、文化环境建设、文化人才培养、文化传统继承、文化借鉴和原始创新、文化大集体和小集体、文化体制改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5.
荀子云:“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荣辱观所揭示的就是如何处理公与私的关系问题。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通俗易懂,人人明白。一些人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明白得很,可一遇到具体问题就往往是非不分、荣耻不辨了。个中原因,说到底无非是私欲作祟。诚如一位人大代表所言:“我看关键是要树立大公无私的思想。私欲膨胀,必然荣耻不辨;出以公心,才能荣耻分明!”可谓一针见血,说到根子上了。  相似文献   
136.
宪法理解与宪政的建立和巩固——一种宪政经济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之维系和宪政之建立与巩固,有赖于对宪法的复合式理解。宪法的内容构成、属性、层次以及宪政之建立与巩固过程,都是多元化的。宪政经济学视野下的契约宪法观、协作装置宪法观、惯例宪法观与自发生成的制度宪法观都把宪法简单化与单一化。要建立和巩固一个宪政体制,宪法的制定必须与某一共同体的惯例保持一致,同时,宪法必须具备稳定性、有效性、效率性。  相似文献   
137.
《中国工运》2006,(8):30-30
针对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企业生产经营任务日益繁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工超时劳动问题,使一些职工感到压力很大,在生理上、心理上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情况,中国国防邮电工会全国委员会日前发出通知,要求所属各级工会积极开展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38.
《中国工运》2010,(6):1-1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各种利益关系相互交织。社会矛盾多发。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转型期.许多职工面临着很大的工作压力、经济压力、生活压力。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心理问题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139.
心理契约反映了组织与个体之间关于责任和承诺的一种期望。在学报编辑队伍管理中完善高校学报编辑心理契约,利于在学报编辑与学报编辑部之间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学报编辑心理契约违背主要受期望源、具体的破裂条件和食言本身性质三个因素的影响。在学报编辑管理中构建和谐心理契约,需要在出版文化建设、共同愿景培养、动态管理机制和有效激励机制建设等方面加强工作。  相似文献   
140.
朱伟 《理论导刊》2007,(7):57-59
随着公共行政职能的社会化和行政主体的多元化,律师协会与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二者之间已经不是单纯的管理与服务关系,而是一种分工合作、相互监督的伙伴关系。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世界各国律师协会与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的“行政监督模式”;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司法监管模式”;三是以日本为代表的“行业自治模式”;四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两结合”模式。不同的关系模式各有其优点,亦有其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