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1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32篇
各国政治   96篇
工人农民   51篇
世界政治   279篇
外交国际关系   98篇
法律   3142篇
中国共产党   1215篇
中国政治   1983篇
政治理论   813篇
综合类   173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656篇
  2013年   610篇
  2012年   764篇
  2011年   837篇
  2010年   709篇
  2009年   838篇
  2008年   897篇
  2007年   673篇
  2006年   505篇
  2005年   439篇
  2004年   371篇
  2003年   352篇
  2002年   273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今日浙江》2006,(5):18-19
美国一贯富有创新的文化传统,加上非常适应自由市场经济的政治体制,各种规范到位的法规和科技政策,以总统为首的科技领导机构,研究与开发和教育的高投入以及鼓励自由思考和独自创新的社会环境系统等,使得美国迅速成为一个创新型科技强国,并拥有当今世界最全面的国家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02.
许诺之所以被认为是一种奇怪的实践,是因为人们没有理解其道德约束力的来源。作为产生自我承担性义务的典范,契约论者用许诺来说明公民的政治义务,这是契约论的核心理念。但是这种类比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政治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许诺实践,而且政治义务也并不奠基于践诺义务。这种观点对自由主义是致命的,它威胁到自由主义大厦的基础。为此,契约论者必须找到新的论据来证明公民为什么有义务遵守法律。  相似文献   
103.
潘剑锋 《学理论》2010,(17):151-152
消灭战争是人类的最终目的,而控制战争则是人类的现实选择。要控制战争就必须首先对战争的根源和动因做出正确的认识和揭示,然后才能寻找到合理的途径。具体的战争,它的根源和动因是多重而复杂的,但是对这些根源和动因的分析却是我们寻求控制战争的途径的前提。正是在对战争的根源和动因的分析中,我认为人类控制战争的基本途径,从宏观层面讲,分政治、经济和文明三途。从微观层面讲,有理性和自由二支。  相似文献   
104.
海德格尔从存在与时间的关系人手,通过对“此在”的存在论分析,强调在个体化的生存时空中向着自由本真的个人抗争,展现了存在主义的哲学路向关于个人的生活理想;马克思则将个人的生存置于历史的大背景中,通过对“现实的个人”进行社会历史分析,指明了实现自由个性的社会条件和历史方向,展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05.
农业雇佣习惯法的渊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渊源的动因、进路和资源三要素具体到农业雇佣习惯法的渊源中转化为利益、博弈和契约。农业雇佣习惯法的创生和发展主要是雇主群体和雇工群体基于自己利益的考量而做出的智识性选择,此种智识性选择藉由雇主群体和雇工群体博弈而产出的农业雇佣契约的形式演化为农业雇佣习惯法。  相似文献   
106.
秦岭 《党史文汇》2005,(5):42-44
大别山"同乡" 李德生,1916年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柴山堡李家坝(今属新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参加革命工作.1932年由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在斗争中,他成长为我军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建国伊始,李德生率部抗美援朝,曾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和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回国后,历任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副主席、沈阳军区司令员、国际大学政委.1955年,李德生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从中共九大至十二大,李德生始终是中共中央委员.自1985年起至退休,他一直是中顾委常委.目前,他在家中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107.
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权利与政党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我国宪法规定,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1)平等权;(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政治自由;(4)批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由于权利和自由的密切关系,人们通常将它们相提并论,有时甚至不加区分.  相似文献   
108.
高波 《今日浙江》2007,(7):40-42
所谓"科技反腐"、"科技防腐",就是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和科学管理观念,将以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手段引入反腐倡廉工作中,把电子监察的科技载体延伸到公共权力运作的全过程,以公权自由裁量的科学规范、程序格式量化为基本方向,以公共监督的实时伴随、透明公开为基本功能,以公共服务流程的优化再造、管理升级为基本标志,以达到赢得防治腐败的主动权和抢占反腐败工作制高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9.
政治设计与政治证明是西方政治哲学对政治合法性证明的两种理论方式.古典政治哲学以政治设计为主,现代政治哲学以政治证明为主.政治设计表达对政治理想的追求,是对政治合法性的间接性证明;政治证明表达对政治理念的确认,是对政治合法性的直接证明.政治设计以道德哲学为基础,实质是目的论证明;政治证明以契约论为代表,实质是程序证明.两种方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显隐交互运用,把政治证明作为政治哲学的本质凸显为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10.
对于刑法中剥夺政治权利的宪法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飞宇 《法学家》2005,(1):134-139
剥夺政治权利是我国刑法附加刑的一种,但是由于宪法学者和刑法学者考量的角度不尽一致,对于政治权利的内涵存在不同理解.本文考察了我国宪法文本中政治权利一词的起源以及作为宪法è权利的应有之意,对完善我国刑法的相关条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