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53篇
中国共产党   92篇
中国政治   240篇
政治理论   41篇
综合类   20篇
  2022年   2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一个多月前,汶川震动中国;一个多月来,中国感动世界。气壮山河的生命大救援,迸发出世所罕见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将这段日日夜夜标注成共和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新起点。  相似文献   
152.
《当代广西》2008,(2):18-18
石向东创造了广西美术界的一系列辉煌:他连续夺取了三届全国体育美术展览的最高奖项(1990年的《胜·败》、1993年的《最后防线》和1997年的《走向奥林匹克》),其中两件作品被送往瑞士洛桑的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永久收藏,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上海接见了他,  相似文献   
153.
北京奥运会从申办成功之日起,教育者们就开始思考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的问题。2003年9月,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奥组委联合举行了奥林匹克教育研讨会,征集论文150篇。2005年6月市教委派出考察团赴长野、悉尼全面学习“一校一国”和“绿色奥运”教育的内容和方式(2006年9月再次派出考察团赴盐湖城、都灵学习他们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经验)。同时,广泛收集了自蒙特利尔奥运会以来各届奥运会期间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4.
《台声》2008,(8):24-26
把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及源远流长的民族习俗融入到奥运会的精神品格、价值取向之中,这既是中国血脉的展示和传承,也是中国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开掘与拓展。而浓墨重彩的“中国风格”、“北京韵味”将成为2008年夏天张扬的记忆之一。  相似文献   
155.
2009年12月24日,在第一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中,邱礼国和同学管梓清获得了双机搬运赛铜牌。邱礼国是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第二小学的学生,老家在隆回县,在读幼儿园时,随着在长沙打工的父母来到长沙。听说在长沙读书可不太容易,当初的邱妈妈很是着急。孩子要开学了,邱礼国母亲便到雨花区教育局咨询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  相似文献   
156.
杨琳 《瞭望》2008,(31)
涉华涉奥噪音正是东西方不同文化沟通交融的前奏 19世纪末顾拜旦先生提出举办奥运会的时候,也许没有想象到世界如此之大。他在那篇题为奥林匹克精神的著名演讲中希望,把盎格鲁-撤克逊人的运动功利主义同古希腊留传下来的高尚、强烈的观念结合起来,开辟奥林匹克新时代。  相似文献   
157.
自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以来,世博会已走过159年的历史。一个半多世纪以来,世博会从欧洲走向北美,又从北美转向亚洲,演变为一场世界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宴。  相似文献   
158.
赵辉 《台声》2008,(8):12-15
奥运盛会是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运动员的竞技大会,更是友谊的大会,和平的大会。而奥林匹克圣火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最高象征,它传播着“和平、友谊、进步”的理念。尽管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北京奥运会圣火未能传递到宝岛台湾,但岛内的多亲从未缺席。诚如5月4日北京奥运圣火三亚传递时,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指出,此刻吴经国先生能同我一起参加北京奥运圣火抵达三亚,本身就说明台湾没有缺席,在北京奥运圣火的传递中看到来自台湾的火炬手在这里高举圣火,感觉非常好,这本身就说明台湾同胞对北京奥运的热情。  相似文献   
159.
《台声》2008,(8):27-29
绚丽多彩同,令人期待!以探索的精神、现代的理念共同讲述我们心中的“中国故事”,在这一个个百余平方米的小天地间。展出现一个底蕴深厚的立体中国,共同见证中华民族为奥林匹克缔造的文化辉煌。  相似文献   
160.
金元浦 《传承》2012,(15):1-1
1892年11月25日,顾拜旦在法国索邦大学发表《奥林匹克宣言》,在人类现代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出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计划。这是现代奥林匹克史上的一个伟大开端,具有永久的社会价值,也给后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文明遗产。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是关乎人自身的积极快乐的生活哲学、生命哲学,它强调人通过自我锻炼、自我参与而拥有健康的体魄、乐观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积极追求。所以,奥运关注人,热爱人,提升人,追求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由实现和健全人格的完善培养,唤起人对自身健康基础上的精神境界的不断追求、无限珍视,进而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