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8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53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解庆谦  季岭 《中国民政》2010,(11):40-40
□案例2010年2月19日,某县婚姻登记处申请结婚登记的当事人扎了堆,男青年吴志强和女青年王萍荣为了尽快领到结婚证,便找到吴志强的高中同学、县婚姻登记处婚姻登记员曾平安帮忙,曾平安放下手中的活儿一边和吴叙旧,一边指导他俩填写《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就在这时,曾平安接到父亲出车祸让他速去医院的电话。  相似文献   
82.
李绪元 《台声》2010,(12):45-45
<正> 前些天在电视上看到生命相髓——首次两岸三地骨髓捐受者相见欢活动在苏州举行的现场报道,再现了大陆、台湾、香港两岸三地12对骨髓捐受者双方真情相见的动人场面。当看到大陆向台湾提供骨髓第一人杭彬与来自台湾的19岁女青年紧紧相拥、喜极而泣的画面时,我的心也一阵激动,为海峡两岸这对生命髓缘者的  相似文献   
83.
择偶是婚姻、恋爱的起点,是每个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选择之一。择偶观,既是婚恋观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重要的价值观之一,对人的未来走向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新时期适婚青年的择偶观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态势,其中尤以女性青年的变化最为显著。“80后”女青年作为其中较为特殊的一大群体,也因其特有的成长背景和时代特点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择偶新花样和新特点。  相似文献   
84.
李毕 《今日民族》2013,(8):9-10
大理白族自治州彝族聚居区,有一种独特的曲艺形式叫"对歌",也称"唱调子"或"对调子"。对歌是彝族人民,特别是彝族青年男女最喜爱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在各级政府举办的广场文化活动中,都有山歌对唱节目。农闲时节,喜庆之日,成群结队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本村的歌场,用歌声抒发心声,用歌声寻找恋人。  相似文献   
85.
范建生 《党建文汇》2013,(12):24-24
11月4日,网帖爆料广东湛江市困资委副主任冯欣带女下属到宾馆开房,并附有视频。11月5日,湛江市纪委称,冯欣带未婚女青年开房问题属实,  相似文献   
86.
余玮 《各界》2013,(4):13-18
旅途中相识 1958年11月12日傍晚,一列北上的列车刚刚停靠在湖南长沙火车站时,检票口就涌进了一群男女青年,他们是辽宁鞍山钢铁公司在湖南招收的一批新工人。在这群新工人去鞍钢的路途编组时,从望城县团山湖农场来的雷锋担任易秀珍、  相似文献   
87.
周斌 《法治纵横》2014,(11):27-30
1983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常的年份。这一年,全国犯罪激增,不少地方发生犯罪团伙大白天公开侮辱妇女、强奸女青年、拦路抢劫的恶性案件。从“镇反”和“文化大革命”一路走过来的国人一直生活在相对纯净的社会风气中.“文化大革命”时虽混乱但这种治安性犯罪似乎并不多。人们普遍感到缺乏安全感,很多女青年都不敢上夜班。  相似文献   
88.
在当前国内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不少女青年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婚恋观出现一些偏差,主要表现在重物质轻感情、重外表轻内涵,从而导致很多矛盾纠纷甚至悲剧。女青年婚恋观的偏差,有复杂的社会因素,也有其本人及家庭因素。在描述这一客观现象、分析问题根源的基础上,应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介入方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帮助女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同时要引导媒体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推广裸婚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89.
我们常常要借助一个男人的光线,才看到他背后的女人——对于那些从民国时代走来的文艺女青年们——但林徽因是个例外。在她身上,折射着许多优秀男人的光芒,而她反过来又为这些男人增添了光彩,我们举着她这支蜡烛。  相似文献   
90.
上个世纪30年代,男女平等的思潮在城乡风起云涌,渐入人心,青年男女都有自己的择偶标准。在当时的报纸上,曾分别刊登了男青年和女青年的征婚广告(1931年7月6日上海《民国时报》):我所希望于女子者,约有十项:一、要有清洁的嗜好和能力;二、要有概括的眼光和学识;三、要有缜密而周到的心思;四、要有充量而素养的情感;五、要有治家的兴趣和能力;六、不要眼光势力(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