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14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62篇
各国政治   220篇
工人农民   244篇
世界政治   78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30篇
法律   4501篇
中国共产党   6077篇
中国政治   7049篇
政治理论   1762篇
综合类   2341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246篇
  2021年   256篇
  2020年   307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331篇
  2015年   743篇
  2014年   2391篇
  2013年   1879篇
  2012年   2354篇
  2011年   2421篇
  2010年   2275篇
  2009年   1773篇
  2008年   1980篇
  2007年   1434篇
  2006年   1147篇
  2005年   797篇
  2004年   588篇
  2003年   533篇
  2002年   518篇
  2001年   340篇
  2000年   275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自1979年起,罗章龙开始发表回忆文章,并披露毛泽东1918年赠他一首七言古诗。在后续的文章或回忆录中,他又披露自己与毛泽东的诗交,这为学界了解毛泽东青年时代诗词活动的多样性提供了材料。但也正因为是回忆资料,当事人毛泽东又去世,别无旁证,对罗章龙凭记忆录写的毛泽东作品应该更认真对待,核实印证,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真相。从执笔主体看,它们都出自罗章龙笔下。毛泽东七言诗是否真实存在?并且其还在邓伍文“恳谈”之后作了修改,这到底算毛泽东的作品,还是罗章龙与毛泽东的合作作品?罗章龙忆及自己与毛泽东1918年赴北京经许昌时的联句七绝《过魏都》是否有其实?他的诗集《椿园诗草》一书并未收入或附录此诗。罗章龙回忆与毛泽东同游岳麓山、朱张渡时,称“我们作了诗”,但所作的五律《初登云麓宫》收入了《椿园诗草》中。笔者认为,罗章龙所忆的毛泽东赠诗,无手迹为证,无抄件,无旁证与佐证(其妹妹不能算证人),其真伪值得再研究,诗句的改动之举近乎荒唐。而所谓罗章龙与毛泽东联句而成七绝《过魏都》、五律《初登云麓宫》,其所忆不实已基本清楚。  相似文献   
282.
随着我国新《公司法》的修订,一人公司的法律地位最终在立法上得到了认可.作为一种新的公司形态,一人公司对传统的公司法的一些基本理论构成了直接的挑战。如何在法律上对其进行规制并使之健康发展,成为当前亟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83.
从马克思“现实的人”角度来阐述马克思关于正义主体规定性和探索其现实观照,是当今马克思正义思想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现实的人”不仅是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也是马克思正义思想的“阿基米德点”。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阐述与规定不仅打破了以“抽象的人”为逻辑起点的固化前提,而且以此确立了正义主体的规定性。同样,这种从“现实的人”视阈出发探索正义问题的理论思维,为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代追求增进人民福祉的公平正义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方法论指导。其中,“以人民为中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建构“以公平正义为底色”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我们探索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84.
本文明确了人的现代化的内涵,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人的现代化,探索了新形势下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来实现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85.
一、运用行为科学及其方法培养职工安全行为 1.把握行为规律。行为科学认为,人的行为有共同规律,其基本的模式是:环境影响(有时决定)需要,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指向目标。在这个模式中,环境是人体以外一切客观条件的存在及影响的总和;需要是对个人目标的追求与渴望;动机是引发行为的起始点;行为是人的一系列动作的总和;目标是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追求的某种事物的标准、规格或状态。  相似文献   
28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第一次系统化表述,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在这部被低估的早期著作中,马克思超越了以往哲学家对“人”的认识,深刻揭示了人的六种存在方式:人在自然中存在,人在活动中存在,人在关系中存在,人在意识中存在,人在需要中存在,人在历史中存在。《手稿》对人的六种存在方式的揭示,意味着人学史上的深刻变革,实现了对传统人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28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不仅包括硬环境的和谐,还应该包括软环境。本文从“八荣八耻”的科学内涵出发,结合我国现实社会的道德现状,阐述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应从把握舆论导向引导社会舆论、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健全践行机制等方面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28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群体与群体的和谐。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依靠占人口一半的女性。社会和谐离不开两性和谐,而两性和谐又离不开两性平等,所以建立男女平等、和谐共处的性别关系,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9.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也是我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致力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推进的动态过程,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二者互为前提。  相似文献   
290.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至关重要。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审视职业教育类型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内在耦合性十分必要。文章旨在从教育与生产力发展非正义后果的矫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类解放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三个维度阐述两者的耦合逻辑,提升对两者的认识深度和实践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