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55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6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3篇
法律   807篇
中国共产党   239篇
中国政治   590篇
政治理论   181篇
综合类   36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对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价值意义。和平合作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理念引领,开放包容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树立全球思维,互学互鉴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增强交流动力,互利共赢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创造崭新目标。  相似文献   
992.
张励  吴波汛 《当代亚太》2022,(5):37-65+166-167
在中美博弈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湄公河地区成为双方的“兵家必争之地”与战略对抗前沿。在此博弈场中,水资源无疑关乎该地区的命脉,亦是两国博弈的焦点。鉴于既有水外交理论对小国水外交的理论构建与实践解释的不足,文章试图构建一个小国水外交理论框架,并借以分析湄公河国家在中美博弈背景下的水外交策略模式选择。小国水外交理论分为三个维度,从国家维度看,小国水外交的内在驱动因素包括“求生存”“求安全”“求尊重”由低至高三个不同层级;从流域维度看,小国水外交的决策形成因素包含河岸权益匹配度、水机制发展程度和共同身份强度;从环境维度看,小国水外交的外在触发因素包括大国的影响力度与大国间的博弈烈度。三个维度各因素的互动催生了“自主式水外交”“追随式水外交”“对冲式水外交”和“抱团式水外交”四种主要的小国水外交策略模式。文章基于小国水外交的理论框架,分析了湄公河国家水外交的要素构成及在中美不同博弈烈度下湄公河国家的水外交策略模式,即泰国借助“三河流域机制”开展的“自主式水外交”,老挝通过“水电开发”同中泰两国实现利益捆绑的“追随式水外交”,湄公河国家在中美水资源合作机制上采取“两面下注”的“对冲式水外交”,以及以...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基于中心—边缘结构的视角探讨了后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变革议题。工业社会的治理体系是一个不平等的中心—边缘结构,要实现治理体系在后工业社会的结构性转变,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旧结构的突破,因此,我们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中明确提出打破中心—边缘结构的要求。在谋求这一变革的道路上,我们需要重新关注和评估边缘的价值,以此来弥补边缘在工业社会被结构及其中心的长期压制,并为我们寻求变革之道提供新的思路。在概念上,"社会治理"应当重回"社会",即政府与其他治理主体一样都来源和服务于社会,应当融于社会之中,而非凌驾于社会之上或脱离于社会之外。关于后工业社会的治理形态,20世纪后期的网络给我们提供了部分想象:在某时某地,也许仍然存在中心与边缘的划分,但就整个体系而言,中心与边缘都处在随时的流变之中,整个体系将呈现出一种"处处是中心,无处是边缘"的情境。  相似文献   
994.
国家与公务员间的行政职务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基于行政委托行为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但是我国的公权力委托理论通常认为,行政委托的被委托主体不可以是个人。然而,近些年无论立法还是实践对于这一理论早已有所突破,如辅警等行政编制外人员与行政机关间,同样是一种行政委托关系。基于此,本文认为行政委托理论的内涵应随着社会制度的发展而适当地扩展,其核心在于被委托主体范围对个人的吸纳。  相似文献   
995.
国家与投资者发生争端后的损害赔偿目前逐渐发展为以体现受损投资公平市场价值为主的充分标准.在公平市场价值的估算上,国际投资仲裁视不同情形采用基于收入的估值方法、基于市场的估值方法或基于资产的估值方法来确定东道国对投资者的赔偿数额.中国投资者在向东道国提起索赔时,应根据诉由和证据科学地采用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996.
我国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存在制度缺失、移送混乱、管理无序等不规范现象,十八大四中全会后,中央"两办"出台意见指明了改革的目标和思路。作为边远、欠发达地区典型代表的四川冕宁试点,探索建立起以1个集中管理中心为核心,3个边远、特殊存放点为支撑,N个受托管理主体为补充的"1+3+N"模式;并在管理场所、制度机制、信息网络三个方面,建立起政法委主导,公检法三机关集中、共同管理的新模式。新模式确保涉案财物管理做到规范、安全、专业,同时控制成本,提升效率。在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各种办案资源尚不宽裕的情况下,冕宁试点的实践经验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7.
自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招商引资虽取得可喜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珠江—西江经济带地市级政府、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工作人员工作胜任力、招商引资绩效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对经济带招商引资成效产生影响。基于此,应从提升招商引资工作人员的工作胜任能力、组建地市级政府招商咨询委员会、强化地市级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的作用、改善招商引资工作的环境、侧重产业园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的微观服务和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招商引资考核指标体系等方面来提升珠江—西江经济带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998.
老有所养是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的养老传统与实际调查都表明,居家养老是适合中国国情和国民意愿的养老模式。"国家—社会"理论的发展历程显示,"国家与社会相互融合和良性互动"的理论框架可以有效分析当下中国的现实问题。据此,我国政府应当放弃全能政府理念,扮演"掌舵者"角色,坚持宏观入手、微观放手思维,确保政府"在社会中"又"引领社会";通过规划、经济和管理三种参与形式,实现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总体目标制定、经济保障和运行管理方面既不"缺位"也不"越位"的责任目标,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健康发展,有效应对具有中国独特特征的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  相似文献   
999.
一个文盲村妇为因工伤致残的儿子讨赔偿,与一个律师签订了委托代理-审诉讼协议书.当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为儿子讨回公道后,律师却将村妇告上了法庭,追索一审诉讼代理费3万余元.官司几经输赢,最后竟惊动了山东省高层和最高人民法院……一名普通村妇,为何敢同律师打这场极不对称的官司?……  相似文献   
1000.
我国国民经济的金融依存度越来越高。国有银行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银行应本着追求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市场交易,而不是一种国家权力保护下的信用工具。可是,我国金融业由于体制改革滞后以致国有银行成了经济生活中主要的风险承担者,金融风险的过度集中和扩大已对金融业和国民经济整体构成威胁。应用委托—代理理论,通过分析金融风险形成机理,探讨新形势下的我国银行金融风险的特殊原因,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