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55篇
中国政治   58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2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正>在信息、观念和诉求更加多元的时代,是否坚持和如何执行必要而不受欢迎的政策,是公共治理的一道重要课题。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公共治理难免会遇到一些复杂棘手的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会面临更多的选择考量,也给公共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曾对新加坡公共政策执行特色进行观察,他山之石,略作分享。如何面对不受欢迎的政策,新加坡领导人有长期明确的价值取向,前总理李光耀说:"受欢迎的政府不意味着执政时必须时时讨好人民,要紧的是,任满时,政府已经执行了所有不受欢迎而必要的政策,使国家和人民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新加坡勇于推行不受欢迎而必要的政策,这是许多政府想做而很难做到的事。  相似文献   
132.
贺其叶乐图是2006年8月内蒙古威信保安押运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之初就加入公司的一名老员工,2007年7月,呼和浩特市威信分公司组建成立之后,他加入了一大队,担任车长一职。2  相似文献   
133.
《理论导报》2012,(9):55-55
答题思路:一是以“德”立威。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利益观,不断增强“德”的观念,加强“德”的锻炼,生重“德”的修养,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具有令人折报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34.
领导者的威信是“无言的号召,无声的命令”。提高领导者的威信,务必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到相信群众,求真务实。同时,要在不断增强自身素质上下功夫,自觉做到以德立威、以能立威、以行立威、以和立威。  相似文献   
135.
管理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保安队伍中的管理者也应与时俱进,探寻更适时宜的多元化管理之道。简而言之,就是要管理者在管理队伍中树立自己的威信,用实际行动去感化队员,使下属心悦诚服,从而群策群力,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人们通常把领导者的威信视为"无言的号召,无声的命令",那么管理者怎样才能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呢?一、以"德"立威。"德"是管理者的道德、品行、作风修养、思想政治品格和道德品格。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管理者只有心正、言正、行正、身正、才会赢得敬重,才可成为下属员工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136.
党代表是党员中的优秀分子,也是党的重要执政资源,是党的代表大会的主体。 党代表通过密切联系党员群众,认真倾听党员群众利益诉求,能够及时了解老百姓所急所需所盼,消除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群众之间存在的某些隔阂、误会,将矛盾和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37.
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的“一把手”,只要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并严格身体力行,就会在群众中树立起威信,就能营造出“一方正气”。王有德同志是新时期“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他的事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突出展示了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高风亮节,为我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培养造就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干部队伍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138.
139.
一、加强自身修养,奠定团结基础要增强班子凝聚力,一把手必须以身作则,做团结的模范,要靠工作成效来树立威信,靠加强自身建设来树立高大形象,靠加强修养来团结同志。我认为要想带好一班人,必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作出表率:一是要“诚”。“诚”就是诚信,它是团结之本,光明磊落,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诚实守信、表里如一,大家与你相处就有信任感、踏实感,你的威信就会越来越高,班子成员和你才会推心置腹,动真情,讲真话,真正与你工作同力、思想同心、目标同向。  相似文献   
140.
滋生司法腐败的社会生态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铁薇  王静 《中国司法》2005,(1):100-103
司法腐败的本质在于司法权异化为可以进行交易的私有资源,而产生这一权力病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当一个社会的生态环境恶化到一定程度,司法腐败便有了其生存的土壤,而司法腐败的蔓延也会进一步破坏法律的威信,最终导致社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社会将处于不公正的无序状态。我国反腐败工作的现实迫使我们对司法腐败产生的根源进行更为深入的理性审视和全面探讨,而借用生物学中的生态分析方法来剖析司法腐败泛滥的文化、经济和社会根源,提供一种以"社会为因、制度为果"的解释框架,或许可成为治理司法腐败的一种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