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调查数据显示独生子女在适当恋爱年龄、适当结婚年龄等方面的认知观念上与非独生子女并无显著差异,但在恋爱行为上却比非独生子女更早进入恋爱,这既与独生子女群体报告的父母准许的恋爱年龄较晚相悖,更与独生子女群体自身判断的适当恋爱年龄相悖——提前了2-3年。本研究提出并运用"同辈亲密关系补偿理论"对这一悖论给予了相关解释,并分析了这种同辈亲密关系在量、质、功能上的特征,最后对如何预防独生子女青少年过早恋爱提出了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2.
婚恋观作为青年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断变化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的择偶标准由传统的"斜坡理论"转向"自我独立",家庭观念:从"白头偕老"走向"两性自由",婚恋中的责任与忠诚意识淡化,"婚恋程式的倒置"性观念日趋开放。其中的原因可归纳为:当前青年"情智差"的转变、个体意识增强、社会环境的复杂、学校教育的忽视。  相似文献   
13.
当代台湾青年婚恋观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近二十多年来,台湾地区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商业社会变迁过程中,青年婚恋价值观的嬗变轨迹,分析了当代台湾青年择偶,婚姻、家庭、性爱等观念的新变化和新特征。  相似文献   
14.
伊静 《工友》2012,(6):52-53
最近由李小璐、马苏、任重、曹炳琨等演员主演,描述两对80后小夫妻为寻求幸福生活而极力打拼的奋斗故事《AA制生活》正在热播;这一部改编自网络小说的电视剧对当今年轻人的婚恋观进行了剖析,将最现实的婚后经济问题搬上荧屏。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和终身教育的发展,高学历女青年日渐增多,她们的婚恋观念以及现状都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困扰高学历女青年的主要问题有:结婚生育与学业之间的矛盾,传统的"男高女低"的社会意识并未消除等.如何让高学历女青年找准自己的婚恋定位,如何让政府部门更好地制定并执行有关的政策,成为本次调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60年来我国婚恋观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6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婚恋观不断变迁。总体说来,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建国初期传统婚恋观逐渐向自由婚恋观转变,六七十年代政治化婚恋观占居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婚恋观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邓云 《青年探索》2007,(4):87-90
目前高等学校的各个层次的在校女生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大致是在18岁至28岁之间,正是婚恋观逐步走向成熟的年龄。婚恋观关系到女性一生的幸福,值得关注思考。文章以相关的社会调查为出发点,探讨女生婚恋观的特殊性,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对在校女大学生婚恋问题要进行人文关怀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王秀梅 《求索》2008,(3):196-198
奥斯丁是英国文学传统的重要一环。奥斯丁的写作初衷是只为兴趣而不为名利,她以其真实的人生体验和睿智的生活观察向我们描绘了英国社会历史的一角。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以及对人性、对社会的敏锐洞察,奥斯丁后期作品思想更加成熟,现实意义更加浓厚。《劝导》是奥斯丁最后一部小说,其形象塑造和价值取向表现出新的特质。塑造了新的女性形象:理智和情感兼备的理想女性形象和非女性化女性形象;提出了新的评价标准;赞美了新兴的阶层;传达了新的婚恋观念。  相似文献   
19.
纪元 《法制与社会》2011,(32):232-233
我国"80后"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主力军,其价值观关系到祖国未来,所以研究"80后"大学生婚恋观具有重大意义。"80后"大学生在婚姻恋爱方面的价值观存在着许多问题:择偶利标准益化;恋爱动机不纯洁;择偶方式盲目化;对婚姻信心不足;过分强调感情,忽视婚姻义务。为了帮助我国"8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四方面要形成合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0.
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存在一些问题并表现出新的特点.大学生恋爱与婚姻的统一性正面临巨大挑战、婚恋程式变化明显、婚恋能力不强等现状不容忽视.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迫在眉睫,是学生自身和谐发展、构建和谐家庭、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应切实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统筹兼顾,形成教育合力;以人为本,优化教育方法;加强观念教育,为成功的婚恋“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