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32篇
世界政治   4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篇
法律   315篇
中国共产党   788篇
中国政治   1062篇
政治理论   367篇
综合类   559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71.
大学语文课程由目前的大学选修课逐步转变为大学基础课程必修课,已是大势所趋。如何教好大学语文课也必将成为今后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研讨的关注热点。本文认为大学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培育学生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972.
媒介是加速个人和社会现代化的强大工具,农民工从媒介稀少的农村走向媒介繁多的城市,自身面临着由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转型的巨大困境。对农民工群体开展以“使用媒介”为重点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担当对其进行现代化启蒙的重任。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可以依靠各大学中存在的学生志愿者组织或社会实践团体开展实验性行动,并通过农民工与乡村社会的天然联系发散影响,带动提高媒介的有效覆盖面和深度普及率,从而加快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73.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的新闻娱乐化现象以及学界的主要研究观点,认为新闻娱乐化现象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市场需求,难以片面进行否定和衡量,同时提出了对于此种现象和其发展前景的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974.
侯杰  齐薇 《团结》2010,(4):53-56
2009年台湾"八八"水灾,数以万计的灾民沉浸在台风所带来的伤痛中。大陆同胞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同根同祖血浓于水的同胞情谊超越了一切。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时,  相似文献   
975.
《公安研究》2010,(8):94-95
熊澄宇、吕宇翔、张铮在《清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撰文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新的媒体技术和媒介形式不断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传媒改革的步伐:使大众参与到社会制度的建构当中,促进了媒介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976.
小学男教师紧缺,男性师范生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对小学教育专业男师范生的实践技能素养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除计算机基本技术与水平以外,无论从软件设施还是硬件设施,男性师范生的实践技能水平都低于同专业女生.有效提高男性师范生的实践技能素养有如下措施:实行特定的"奖惩机制"激发男生的学习动机;借助合作小组为运作解决男生边缘化问题;展现特长提高自我效能感;培养幽默感和豁达大度的心态,增加人格吸引力.  相似文献   
977.
信息化时代,青年群体是一个媒介化群体。但青年群体应用新传媒的高能力与传媒素养的低水平形成令人尴尬的反差,而更为重要的是,传媒素养的缺失将极大地促使青年群体价值盲从与信仰迷失。为此,传媒素养教育是当代青年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兴而紧迫的主题。  相似文献   
978.
近年来,涉警新闻呈不断递增的趋势,警方应对媒体的能力也在不断加强。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暴露出警察媒介素养的欠缺。针对警方在应对媒体时存在的种种现实问题,公安院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及早培养,提高警察的媒介素养:培养警察应对媒体的良好心态;培养警察建立新闻关系网络的能力;培养警察使用各种新闻手段的能力;培养警察担当新闻发言人的技能;培养警察网络舆情监控能力。  相似文献   
979.
翟金德  王国聘 《世纪桥》2010,(23):155-156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的一项战略任务,是党和国家针对整个社会系统提出的要求,城市公民作为基础和推动力,其生态素养直接影响到我国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施。本文对环境友好型社会及城市公民生态素养的基本内涵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培育城市公民生态素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80.
《求知》2008,(11):47-48
国家、社会、公民的关系 喻中在《学习时报》发表论文指出,就国家、社会、公民的关系来看,如果没有公民的发展,如果缺乏一流的公民,绝不会有一流的国家与社会,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家的发展状况、社会的发展状况,最终取决于公民的发展状况。因此,提升公民的身体素养、政治素养、思想文化素养,保障公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根本落脚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