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7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138篇
工人农民   61篇
世界政治   37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85篇
法律   1328篇
中国共产党   1860篇
中国政治   2587篇
政治理论   723篇
综合类   86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339篇
  2014年   947篇
  2013年   766篇
  2012年   868篇
  2011年   881篇
  2010年   852篇
  2009年   751篇
  2008年   751篇
  2007年   514篇
  2006年   339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从“民意”的角度出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雨松 《前沿》2010,(21):70-72
媒体监督和司法独立因基本价值理念及具体运作机制等原因,在现实运行中经常会产生冲突。而以一种社会学的眼光来审视两者时,司法活动与媒体监督在法律输入和法律输出环节具有良性互动的可能。增强我国法律规范实际运行的社会基础,不仅利于减少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间的矛盾,在我国多为移植外国法律制度的立法现实之下,也有着其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2.
本刊综合 《创造》2010,(4):37-39
<正>对于抗旱救灾,我们的态度是:不计成本、不惜代价,首先要最大限度地保证老百姓的饮水安全。——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在网络问政方面我们会坚持,一方面能够听到更多的老百姓的声音,一方面能使政府的决策更加符合实际。——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省长秦光荣  相似文献   
73.
论涉警舆情的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多,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社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和各种利益诉求增多,公安工作备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关注的情况下,涉警舆情的引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公安机关组织领导工作的稳定与发展。但是,现阶段涉警舆情引导工作,却面临着诸如社会舆情引导手段单一、反应速度较慢等一系列问题,面对涉警舆情的新形势.我们必须积极应对,采取针对性措施,扎实有效地做好涉警舆论的正面引导工作,进一步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74.
<正>临近立春时节的北京依然寒意袭人,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里却温暖如春,气氛热烈。2月1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  相似文献   
75.
张干一 《重庆行政》2010,12(1):37-39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我国政府管理改革的重要战略任务。网络时代的民意表达运用了信息技术,顺应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大趋势。  相似文献   
76.
<正>媒体事件,就是因媒体集中关注而放大社会影响的各类事件。这些事件既包括突发事件也包括常发事件。因媒体报道而引起超出事件本身新闻价值的广泛关注,进而影响人们的判断,这类事件将会越来越多。警方面对媒体事件,不论是警方集体或是民警个人引起的媒体事件,如何趋利避害,正确应对,这是每个民警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7.
蒋光宇 《奋斗》2002,(8):55-55
现代化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只有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是近些年来媒体常见、领导常讲、耳熟能详的说法。说法没错.道理也很正确,但实际实行起来,就未必是那么回事了。特别是,当提高个人素质对提拔晋升起不到决定性作用的时候,人们自然就会将工夫下到别的地方。什么方面呢?一下子很难概括的全面,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通过权力。权力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相似文献   
78.
对于刑法中剥夺政治权利的宪法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飞宇 《法学家》2005,(1):134-139
剥夺政治权利是我国刑法附加刑的一种,但是由于宪法学者和刑法学者考量的角度不尽一致,对于政治权利的内涵存在不同理解.本文考察了我国宪法文本中政治权利一词的起源以及作为宪法è权利的应有之意,对完善我国刑法的相关条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79.
观点集萃     
《当代贵州》2007,(15):6-6
瞒报太天真;官员请慎对“短信风波”;莫以职务论“进步”;军歌为什么嘹亮。  相似文献   
80.
林衢 《湖北宣传》2006,(9):22-22
一、媒介与大众媒体的内涵 第一,媒介、媒体与一般的物体最大的本质区别在于,媒体、媒介是传播信息的载体,而一般物体没有信息符号时不是媒体、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