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4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109篇
中国共产党   293篇
中国政治   431篇
政治理论   214篇
综合类   18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与西方的哲人不同,中国历代的先哲考虑最多的不是政体,或政治体制的形式,而是“政道”,即为政之道、治国理政之道,或更具体地说,是治国的理念、治国的方式。在《论语·颜渊》里孔子说:“政者,正也。”因此,关于“政道”的思考也就是关于“正道”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2.
2011年1月11日,总高为9.5米的一座孔子青铜雕像,在北京天安门的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  相似文献   
163.
我们小时候念《三字经》,一开头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的后半段是孔子说的,但是,谁说过“人之初,性本善”呢?孔子没说,孟子也没说,荀子明白主张“性恶”,更不会说了。原来这是宋代哲学家的杰作。  相似文献   
164.
《论语·季氏》中记载着孔子这样一段话:"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意思是说,君子有九件事情要经常考虑:看东西的时候要考虑是否看明白了;听事情的时候要想想是否听清楚了;待人接物时要考虑自己的脸色是否温和;对别人的态度是否恭敬;说话  相似文献   
165.
下跪这一明显带有自卑和自甘屈辱的文化行为和导向,确实不是在与时俱进,甚至与时代精神明显不合拍,着实影响着国人创新精神的发挥,是该寿终正寝,彻底放马南山了  相似文献   
166.
刘军 《理论与实践》2001,(10):44-44
“抱瓮老人”何许人,他的眼光如何?请看《庄子·天地篇》第11章:孔子的学生子贡路经汉阴时,见一老人“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很费力,便告诉他有种提水工具叫桔槔(也称“吊杆”,利用杠杆原理从井里提水,现农村偏僻落后地区仍沿用),使用它提水可以省力高效。不想这位“抱瓮老人”听了不仅不感兴趣,反而生气地说:“有了机械,必有机巧之事;有机巧之事,必有机巧之心;有机巧之心,人心就不纯了。我也知道有这种提水机械,是以为可耻才不用的。”  相似文献   
167.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思想道德品质问题,本文提出用孔子"仁爱"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68.
李长胜 《党建》2014,(4):44-45
正曲阜是孔子故里、儒家思想发源地。近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市委要求,我们将"四德"建设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从儒家思想"五常"、"五德"传统美德中撷取"爱、诚、孝、仁"四字作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的支点和承接点,以全覆盖的理念为指导,具体化、标准化、制度化地开展了"彬彬有礼道德城市"建设活动,着力推进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新性发  相似文献   
169.
思想文化创新要有许多条件,但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让思想者做思想者的事。当今时代,人类已经从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合一的状态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相对分离的状态发展,企业家主要从事经济建设,公务员主要从事公共管理,思想者主要从事文化事业,社会组织主要从事社会管理。我国几千年来之所以产生不了站在孔子肩膀上的思想巨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想者做的事总是由政治家决定,或者思想者总是想去参附政治家的事。孔子终身游走,董仲舒、朱熹、康有为等在孔子面前终是"侏儒",就是说明。  相似文献   
170.
《学理论》2014,(33)
隐逸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发端于先秦,盛行于汉魏,风行于后世的各个朝代。隐士在传承和发扬隐逸精神的层面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功用,他们或如儒家以邦之"有道"与否作为依据决定自己或仕或隐,或如道家顺应自然而追求身体力行的纯粹之隐,因而在隐士形象上千差万别。而孔子和庄子作为儒、道隐逸精神的代表人物,他们的隐逸精神值得一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