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4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109篇
中国共产党   294篇
中国政治   431篇
政治理论   214篇
综合类   18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武立波 《学理论》2011,(15):46-47
传统是不可能被抛弃的。因此要在新时代承继并革新传统,就有必要从传统中寻找并发扬未被实现的潜能。在孔子的思想中,从天命不可违到人能弘道之间,无疑存在着人的主体自由选择。而人的自由和天命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人对天命的认识需要经过怎样的过程。天命和天生之间又蕴含着怎样的冲突,冲突的结局如何,这些都是需要整理和分析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12.
贺拉斯与孔子作为中西方文学的集大成者,为后世留下了卓越的财富。着重从贺拉斯的“教”与“乐”与孔子的美学思想出发,从寓教于乐观、合适原则与中和之美、生活背景、哲学基础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13.
一窗外的月亮,和我窗内的灯光对视,仿佛一颗圣人的心,在和我的心灵对视。洁净而又明亮,亲切而又柔和。  相似文献   
214.
据说,有一次孔子和弟子子贡坐马车出游,马忽然挣脱缰绳去啃吃路边的庄稼,田里的农夫很生气,就扣住了这匹马不还。子贡自告奋勇去交涉,说尽好话却未果。而后,孔子派其马夫去处理,马夫先与农夫拉了一会儿家常,然后拍着农夫的肩膀说:“大哥,你不是在东海里种地,我们也不是在西海里游玩。缘分让我们碰在了一起,我的马怎么会不吃你的庄稼呢?”听罢,农夫大笑起来,  相似文献   
215.
肖必恒 《人民论坛》2010,(8):228-229
孔子之前的仁学思想比较零散,尚未构成系统的仁学思想体系。孔子在此基础上对仁的思想加以省察与反思,把仁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加以系统论证与阐述,才构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在中国的文化思想史上实现了由殷周宗教神学向儒家伦理哲学的嬗变。  相似文献   
216.
汤勤 《人民论坛》2010,(12):184-185
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荀子和韩非为代表的先秦诸子一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发展和总结了关注现世、肯定人在社会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及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另一方面在他们的思想中又难以避免地掺杂着神化思维的成分。事在人为与秉承天命两种对立的思想观念共存于他们的思想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217.
婚姻是奠定每个人人生幸福的基础,择偶是关键。一对庆祝金婚的夫妇,人问那妻子当初选择先生的原因是什么?清洁工的她答:我把地板洗刷干净后,只有他总是跨跳过去。就这么简单。但细想想,其实也不简单,她是选择了一个有品德的男人,作为终生的依靠。  相似文献   
218.
从康德道德哲学看儒家的乡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与孔子是相通的,都强调真正的道德是自由意志的一贯性。“乡愿”出自孔子的一句话“乡愿,德之贼也”。孔子在《论语》中批评乡愿之徒,也就是地方上的好好先生,对谁都关系处理得好,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所有人都说他好;但这种人内心并不是出于道德目的而是别的目的。  相似文献   
219.
陈仓 《廉政瞭望》2007,(10):63-63
孔子周游列国干啥呢?跑官!为什么惶惶如丧家之犬?没当上看家犬!为什么当不上看家犬?不会跑官,不懂跑官的奥妙。投其所好是跑官第一定律。孔子跑官那个时段,天下大乱,礼崩乐坏,诸侯踢开周天子闹独立,互相征伐;强势群体和强悍之臣以犯上作乱为潮流,以打家劫舍为  相似文献   
220.
许宸威 《学习论坛》2002,(10):54-55
中国是礼义之邦 ,“德治”思想源远流长。从周公的“皇天无亲 ,惟德是辅 ;民心无常 ,惟惠之怀”、“以德配天”、“敬德保民”到孔子的“德政”和“德教”再到荀子的“德主刑辅” ,这种绵延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德治”思想和道德教化 ,经过时代相递 ,逐渐积淀成我们民族特有的理想人格———“君子”。君子观念形成后 ,不仅在历代仁人志士身上打上了深深的印痕 ,而且对中国社会影响极其深远。就当前而言 ,如果我们既站在时代高度 ,联系当代中国国情 ,又不忘记对君子人格进行历史审视 ,并充实新的内容 ,对落实“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 ,将具有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