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2篇
法律   156篇
中国共产党   227篇
中国政治   310篇
政治理论   52篇
综合类   9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正>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中国画的现代转型是一个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的热门话题。由于中国画是一个由特定媒介、特定语言形式和特定艺术趣味等多重因素相互连锁的复合性画种,故而对于这种转型的必要性和切入点有着不同的认识。而以下两个原因,更使得这种不同的认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两个原因是其一"全球化"的背景,  相似文献   
72.
苗炜 《新民周刊》2022,(34):77-77
1899年前后,康有为的一个弟子提出了问题,小孩子以《三字经》开蒙以四书开蒙,七八岁小孩明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是什么意思吗?如果他不明白,不就是变得更蒙味了吗?当时的儒生不会反对旧学,但知识界有共识,四书五经的文字太深奥了,应该用更浅白的文字来教孩子,用切音字来教孩子认字发音。  相似文献   
73.
正"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坚持‘常'‘长'二字,经常抓、长期抓,绝不能半途而废、虎头蛇尾,绝不给‘四风'卷土重来、死灰复燃的机会。""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坚守监督责任,严格执纪问责,持之以恒、毫不停顿地做好纠正‘四风'工作。"伴随着中秋、国庆两个节日的到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工作又迎来一个重要节点。9月4日,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  相似文献   
74.
春节,大红“福”字贴满门楣、窗户、柜厢、院落,祈愿福寿、福运、幸福延年。年年岁岁“福”依旧,岁岁年年景不同。/JwJ',“福”字,见证了几多时事变迁、家庭冷暖,我自知其味,感怀万千。  相似文献   
75.
说“龙”     
快乐大叔 《党课》2014,(19):96-98
在中国古代,皇帝称为“真龙天子”,皇帝的座椅称为“龙椅”,在皇宫各处都装饰着龙的形象。用“龙”字做姓名也很常见,如《三国演义》中的武将赵云,字子龙,称“常山赵子龙”。更有地名:龙口、龙山、龙海、龙岗,还有龙首山、龙首关、龙门山、龙虎山,等等。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老龙头”,中国最长的界河是黑龙江。在民间,人们也喜欢在家里装饰龙。  相似文献   
76.
陈恩明 《浙江人事》2006,(12):22-23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强调指出,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着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正确认识和把握人才工作新格局的科学内涵,找准党管人才工作新定位,形成强大的人才工作合力,是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近期,我们对进一步优化整合人才工作格局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初步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77.
"给"字在方言语法里互有差异,本文考察了天水话的介词"给"、动词"给"和附着在动词前后的助词"给",比较分析了这些"给"字独特的语法意义、与众不同的用法,以及由此构成的"给"字句的特征。  相似文献   
78.
"一字不识"当驸马--"皮匠驸马"故事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继富 《思想战线》2001,27(5):116-119
运用类型和母题研究方法,对盛传于我国的"皮匠驸马"故事进行全面分析,尤其对故事喜剧艺术所包含的中国文化特质作了深入的探讨;依凭故事文本所反映的文化精神,勾勒出该类型故事在中国的传承系统.  相似文献   
79.
本文从文理的角度,对《刑法》使用“的字结构”的多样性、明确性和规范性特点作了论述。认识这些特点对刑事司法实践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0.
文学史上常将苏轼与辛弃疾二人的词并提,二者也确有相似之处,如都打破了婉约的一统格局。苏轼开拓了豪放词风;辛弃疾独创"稼轩体",确立了豪放派。但二人也有明显的同中之异。仅从苏轼和辛弃疾二人不同的思想性格和创作手法方面来浅做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