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篇
法律   83篇
中国共产党   151篇
中国政治   209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4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张宁  杨瑞琴 《理论导刊》2023,(11):107-113
马克思借助土地这一特殊的具象性意象表征自然,从而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置换为人与土地的关系,进而以“人地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为切入点考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通过对比原始所有制、封建所有制和资本主义所有制“人地关系”的不同特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阐明了人与自然关系历史流变的经济动因,揭示了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决定性作用。在生态议题上,马克思通过批判资本逻辑宰制下的人与土地物质变换断裂现象和以抢劫土地肥力为主要手段的生态帝国主义行径,科学地阐释了生态危机的成因。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摒弃了西方主流环境主义、深生态学和生态浪漫主义等在生态问题上抽象的价值批判和伦理说教,从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角度入手,提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联合生产、弥合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断裂、扬弃资本主义的价值逻辑等解决生态危机的现实策略。  相似文献   
582.
“四时”是中国古代基本的时间形态,是中国古代国家政体、社会生活、农事活动和谐有序运转的基本时间依据,其理念的形成,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如“道”“气”)理念密切相关。要探讨“四时”形成的理念背景,必须深入挖掘“道”“气”以及“阴阳”“四时”“万物”几个概念之间的生发、化生关系,深入探讨“四时”的基本概念、来源形式、表现形态、承载形式和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583.
目的 对山药正品、伪品及其习用品的红外光谱进行对比分析,为其鉴别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测定山药正品、伪品及其习用品的红外光谱,分别应用导数光谱和傅里叶自解卷积对图谱进行转换处理,对比寻找山药正品、伪品及其习用品的光谱特征差异吸收。结果 山药正品、伪品及其习用品的红外原始光谱除木薯外无明显差异,但经导数光谱变化后于2 370 cm-1及500~1 200 cm-1处出现明显的特征差异吸收峰,应用傅里叶自动解卷积转化后于800~1 200 cm-1和1 700~1 750 cm-1两个波段处出现具有明显特征差异的吸收峰。结论 山药正品、伪品及其习用品的FTIR经过导数光谱和傅里叶自动解卷积转化后可出现明显的差异特征,应用该方法能较好地鉴别山药正品、伪品及其习用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