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90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77篇
各国政治   198篇
工人农民   951篇
世界政治   9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9篇
法律   5536篇
中国共产党   23095篇
中国政治   20750篇
政治理论   4339篇
综合类   6711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643篇
  2022年   1024篇
  2021年   1165篇
  2020年   767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345篇
  2016年   831篇
  2015年   1333篇
  2014年   4830篇
  2013年   5360篇
  2012年   5908篇
  2011年   5441篇
  2010年   5821篇
  2009年   6645篇
  2008年   5849篇
  2007年   3800篇
  2006年   3308篇
  2005年   1970篇
  2004年   1721篇
  2003年   1962篇
  2002年   1303篇
  2001年   1128篇
  2000年   799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列宁在政治视野下看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苏俄的历史进程,得出结论:1921年俄共(布)和苏维埃政权的事业处于十月革命以来历史进程的"极高的高度",从近现代世界革命史上看它也处于"极高的高度".他以政治行动为手段解决经济困难问题,如要求发扬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正确地认识实施新经济政策以来国内的形势,增强克服"危险"的勇气;正...  相似文献   
952.
953.
在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随着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农民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乡村公共活动之中,乡村社会已具备了培育现代公共精神的土壤.由于乡村社会结构和形态正处于转型期,现代公共精神的培育和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难题.应从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培育农民公共意识等方面着力塑造现代公共精神,以助推...  相似文献   
954.
《理论与当代》2006,(3):57-64
之一最近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这是基于当代国际竞争态势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作出的战略判断。自主创新作为推进结构调整的金钥匙,主要是基于我国未来中长期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和重大需求作出的基本判断,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必须着重解决经济社会进步、科技进步与创新、引进消化吸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以及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等五大关键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以自主创新为基点。第一,科技进步与创新是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  相似文献   
955.
促进学习者自主是近20年来外语教学界的热门话题,国外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取得了若干重要进展。该文从自主学习的定义,中国古代的自主学习思想,自主学习的内在机制,及如何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等方面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56.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之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需要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层面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正确认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致力于在新时代背景下开拓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这是现阶段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现实要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57.
夯实根基,着力提升为民依法履职本领 我是一名扎根工程建设一线的省人大代表,履行好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本领. 3年来,我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着力提升履职本领.一方面,珍惜每次学习培训的机会,尽量协调安排好本职工作,从不缺席省、市人大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另一方面,重视每次代表履职实践活动,按时出席、列席...  相似文献   
958.
全面准确理解中华美学精神,是其在教育实践中有效"落地"的关键。中华美学精神是以崇礼尚乐为标识的美丽精神,以此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教育是从美出发的人文教育。在这一视野下看我国的未来学校建设,首先,需要充分体认美之于中国学校建设的精神引领价值;其次,应以中西互鉴为背景,拓展美育在未来学校建设中的价值广度;第三,以美为发端,充分认识中华美学精神的多元价值面向;同时把中国现代美学传统纳入到中华美学精神之中,使其成为未来学校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959.
2020年1月,一场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在全国爆发。正确对待、主动思考这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中学生当前和今后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笔者以一堂网络直播课——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公民》为例,引导学生在"演绎"中解读教材,构建思维导图,完善知识库;在"归纳"中调用知识,理解公民有序参与的现实意义,树立法治意识;在"思辨"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应对问题涵养科学精神,知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增强政治认同;学会勇担社会责任,厚植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960.
程军 《理论月刊》2020,(9):144-153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工匠精神和工匠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重要阶段,大量优秀工匠的事迹和传说开始频繁出现于诸子典籍中,其中以墨家、儒家和道家的叙述最为系统。与墨家的"尚技"、儒家的"尚德"不同,道家匠艺理想更追求技、德、美的融合与逐次递进,这一点在《庄子》的匠人寓言中得到了最为系统的表述。《庄子》的匠人寓言在生动有趣的匠艺故事中包含着非常丰富、深刻的技术美学和技术哲学思想,蕴含了现代工匠精神的三个核心要素:对专业技能和完美产品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对工作和职业的专注敬业精神、对技术操作的超越性价值的追求精神。以《庄子》匠人寓言为代表的道家匠艺思想是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主要思想来源和文化根基之一,对于当前工匠精神的重建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