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6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0篇
各国政治   45篇
工人农民   39篇
世界政治   2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9篇
法律   1213篇
中国共产党   1143篇
中国政治   1429篇
政治理论   491篇
综合类   92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385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443篇
  2011年   464篇
  2010年   486篇
  2009年   473篇
  2008年   540篇
  2007年   419篇
  2006年   396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判例法"质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理论界对把判例法制度引入我国,并把判例作为我国法律渊源(法源)之一的讨论已有十余年,[1]几乎所有的讨论者都是持肯定的态度,建议中国建立以成文法为主、判例法为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尤其是在我国的刑法典确定了罪刑法定原则之后,怎样弥补刑法的漏洞又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此时,很多的学者都又将目光投向了判例法.  相似文献   
83.
为积极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特点,培养官兵健全的心理人格和履行使命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我们注重紧贴部队使命任务和官兵心理现状,扎实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训练,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官兵的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了部队军事斗争准备各项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84.
涉毒类女犯是一个特殊的人群。通过与全国常模比较,研究该类服刑人员的人格特征。有助于说明涉毒类女犯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有针对地开展矫治工作。一方面可以通过发挥她们的优势,进一步强化提高这一类毒品犯的社会责任意识,起到自我矫治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对其他罪犯矫治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5.
道德生活世界表现为各种道德力量的冲突与制衡,其调和与秩序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各种道德力量在相互妥协与不断博弈,以期达到一种道德均衡状态。所以道德均衡的核心在于道德力量的制限,而人格塑造的前提也是道德制限,主体的道德均衡自然造就限制下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86.
古海 《湖湘论坛》2005,18(4):30-31
杨贤江对20世纪初青年人格中的种种错误倾向给予了严肃的批判,并以德、智、体三育为核心,构建起青年的“健全人格”理论。他的这一理论,不仅为当时青年健康人格的塑造提供了有益的帮助,而且对于今天青年健康人格的培养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7.
在中国中古时期良贱身份制的研究中,20世纪50年代日本学者仁井田陞在其<中国身份法>的<部曲奴婢法>一章,曾将唐律中的奴婢与罗马法中的奴隶作过简要的比较.[1]虽然仁井田陞氏的比较是粗线条的,总共只有二百多字,难以全面了解唐代奴婢与罗马奴隶在法律规定上的异同,但这种方法却给了我们良好的启示.近年来,随着罗马法原文被大量的译为汉文,进一步将唐律与罗马法中关于奴婢、奴隶的律文进行全面、深入的比较研究,对于认识中国中古奴婢的身份、地位,认识中国中古时期良贱制度的特点,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2]  相似文献   
88.
《公民与法治》2005,(8):1-1
中国是一个封建传统极其浓厚的国度。漫长的封建社会所形成的“人治”观念、“官本位”观念至今仍在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就立法而言,用现代法制的标准来审视,过去我们不少法律法规的制度设计也往往打上“人治”和“官本位”的烙印。比如,某些拆迁条例注重的是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权力,而常常忽视市民的合法权利,从而造成了许多滥用权力、野蛮拆迁的事件,引起了广大群众的不满,影响了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89.
中国是一个具有浓厚的人治传统而法治传统相对缺少的国度。“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在党的十五大提了出来,并在宪法修正案中予以确定,终于使我国在法治的轨道上大大地迈进了一步。但是,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90.
《美中公共管理》2006,3(1):F0004-F0004
张再生(1968-),男,天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管理、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98年获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日本爱知大学经营研究科研究员,曾在美国东西方中心、布朗大学等地访学,现为国际人口科学联盟(IUSSP)会员、美国人口学会(PAA)会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