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35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1985年之后,侨居各国的台湾慈济人,将慈济志业推广于台湾之外。截至2007年,慈济组织遍布世界五大洲,在全球44个国家成立了超过320个分支会或联络处。慈济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各项志业主要包括:救灾;扶贫济困;支持教育,尤其是儿童教育;关注并保护儿童健康等。慈济慈善事业运作时不分种族、宗教及国度,这是它能够在全球广泛传播并产生强大影响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52.
人生快捷键     
小侄女来家里玩,我教她学电脑。我对她说,如果不懂怎么用Windows,可以按F1这个快捷键来看一下帮助,复制选中的文本可以用Ctrl+  相似文献   
53.
倒算人生     
对于人生,证严法师有一个充满智慧、警醒人心的算法——"倒算"。证严法师认为:假如一个人的生命有70年的话,他一出生就是70岁;一年之后,他只剩下69岁,如此逐年减少,便是"倒算人生"。  相似文献   
54.
由利玛窦与雪浪法师首度开启、后来得到广泛深入展开的晚明耶佛论辩,最有意义之处或许不仅仅在于双方之策略、态度或立场,而更在于论辩的内容所揭示的中西文化之深刻差异.利玛窦事后对争辩进行总结,认为中国人没有逻辑学,不懂逻辑;不区分道德上的恶与自然界的恶;不区分人性中的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不区分本体与依附体;争论时只会运用各种例子来证明,而非依据理性.这里处处把中国当成了西方的反面.从体用关系、世界观、灵魂观以及思维方式等四个方面入手,对耶佛论辩中所呈现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再度辨析,指出晚明传教士与佛教人士彼此采取对抗的姿态,致使“互动”失却了“同情的理解”,并造成“聋子的对话”,这是我们今日必须避免的.但由于“辨异”同样是比较文化研究的重要目的,故这场耶佛论辩依然具有深刻的文化与思想史意义,特别是结合马克思的著名论断——在特定的发展阶段里,“被曲解了的形式”是跨时空文化理解与接受的“普遍的形式”来考察,这段论辩所赖以发生的形式与机制,更值得我们去费心探究.  相似文献   
55.
程朔 《台声》2011,(9):97-99
人物简介: 学诚法师,俗名傅瑞林,1982于莆田广化寺定海长老座下剃度,并依止圆拙老法师修学。1991年于中国佛学院获硕士学位,2007年获授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教育学荣誉博士学位。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副主席、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藏传佛教学兼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福建莆田广化寺方丈、陕西扶风法门寺方丈、北京龙泉寺方丈、《法音》主编、《福建佛教》主编等职务。  相似文献   
56.
亚生 《民主与法制》2008,(16):31-33
近日,江苏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以栖霞寺传真法师作为原告,讨还投资余款的官司。僧人走上法庭打官司,比较罕见。僧人成立公司是否合法?传真法师的诉求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  相似文献   
57.
1963年,谢铁骊执导的电影《早春二月》以及1982年吴贻弓执导的电影《城南旧事》,都选择了李叔同创作的《送别》作为主题曲。人们聆听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凄美旋律,禁不住会产生一种悲怆的伤感与共鸣。同时,也让人们对词作者之其人其事产生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58.
再忆荐福庵     
1996年4月18日(即农历三月初一日),佛教荐庵举行开光法会。从此这一中断四十余年佛事活动的佛教道场,又可“钟声传三千界内,佛法扬万亿国中”矣。年轻的上妙下贤法师及六位比丘尼常住于此,从事她们矢志不移的弘法事业,“愿将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相似文献   
59.
周纬 《党政论坛》2010,(22):30-30
圣严法师圆寂了,他在生前、身后,留下潇洒的身影,许多智能法语,言浅意深,字短情长,对芸芸众生,更是受用。尤其这句“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堪称处事应对的宝典。放下,是最难的课题。放下,指的是心境上“船过水无痕”的洒脱与看开,不是表面的姿态。外表要表现得若无其事不难,内在要随意自在,其难无比。  相似文献   
60.
2009年12月26日上午8:20分,我省佛教界享有盛名的乐至报国寺住持昌臻法师圆寂,享年93岁。得知这一消息,我的心情非常沉重,这位令人尊重的长者的音容笑貌,他可圈可点的做人做事的生活片段,以及往日和他交往的一幕幕,不断浮现在眼前。于是翌日,我马不停蹄地向乐至报国寺赶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