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安史之乱,给了郭子仪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郭子仪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无论在皇帝眼中,还是在朝臣心中都享有崇高的地位,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相似文献   
52.
王者觉仁 《各界》2013,(8):57-59
盛唐公司CE0李林甫为增强“内部人控制”而施行的“胡人为边将”人事之策,为数年后的那场组织变局埋下了一条最致命的导火索——“安史之乱”操盘手安禄山正是借藩镇之势迅速做大,并发动了一场改天换地的战争。  相似文献   
53.
付松 《当代贵州》2014,(17):26-26
正中国是诗的国度,自古诞生过诗人的地方,注定不甘寂寞,注定彰显魅力。绥阳,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乡有诗方为诗乡,诗有乡始具诗魂",著名诗人贺敬之寄予的厚望,成了今天以诗歌为代表的绥阳文化的深刻注解。自隋大业七年(611)置县以来,勤劳善良的绥阳人民,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谱写了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的千秋华章。  相似文献   
54.
《晓娜诗选》日前由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是浙江乃至中国诗坛一件值得庆贺的喜事。  相似文献   
55.
<河岳英灵集>是唐人选唐诗的选本中最为出色的一部.殷璠在这个集子中不但择选了最能够代表盛唐诗风的诗作,而且表达了盛唐诗坛所认同和追求的诗学原则和审美理想,以及自己对文学史的评断.其中,主要的就是对六朝绮靡浮艳之风的批判,并将此与恢复风雅之道联系起来,以复古定义革新.他同时也肯定了六朝诗人的长处,并对形成了声律风骨兼备的精神风貌的盛唐诗坛做出了肯定的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56.
陈优秀 《新湘评论》2008,(10):41-43
在湘西南新宁县境内。有一方令人迷醉的丹霞世界。在这里,你可以用视觉感受山的神妙,用听觉领略水的旋律,用嗅觉体会林的气息。绝世象形景观,令你叹为观止;绝妙丹霞景色,让你遐想联翩。这就是良山。莨山之“崀”.相传为舜帝所赐。意为山之良也。自古以来.良山素为文人墨客踏访寻幽之地,留下了“夫夷胜景天成就.摄杖归来入梦频”的名句。当代诗坛泰斗艾青曾生活于兹,钟情于兹,饱含深情地写下了“为什么我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  相似文献   
57.
邵燕祥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其强烈的时代气息、真挚的情愫,显示了深厚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人格力量,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邵燕祥的诗歌创作及其在当代诗坛的意义,不仅是为老诗人的创作从学理层面上做一总结,寻求一个文学史上的定位,同时也是通过阐发诗人的创作成就与创作精神,对中国当代诗坛现状的一种表态。本期编发的三篇文章,第一篇认为邵燕祥是中国当代真正继承了鲁迅风骨的少数作家之一,对他的诗歌创作进行充分研究,可以推动和繁荣当代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建设。第二、三篇文章则涉及邵燕祥具体的诗歌创作,从作品探索诗人内在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58.
许少梅 《福建乡土》2009,(4):48-48,27
“我的诗集出版了。”电话另一头的阿里很平静地告诉我。终于出书了,近些年在诗坛上看似有点“消声”、边缘化的守望者阿里,在浴火重生之后,终于再次破壳而出。作为文友,真的感到异常的欣慰。  相似文献   
59.
黄景仁是乾隆年间很有个性和成就的一位诗人。关于他的诗坛地位,自从包世臣评价黄景仁"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以后,学术界基本倾向于这一观点。笔者从当时各主要诗歌流派代表人物的意见、当时著名的的诗集及诗话、黄景仁的朋友对他的评价等方面详细分析,认为包世臣的观点不可靠,黄景仁"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的说法缺乏有力的证据。文章进一步从黄景仁诗歌内容、个人性格以及乾隆诗坛情况等方面探究了黄景仁在乾隆诗坛不能坐上第一位置的原因。  相似文献   
60.
作为中国诗坛崛起的一种新文学样式--汉俳诗,问世时间不过20余年.段乐三先生以其丰硕的创作成果丰富了汉俳诗创作宝库,他以爱恨之情去创作,蘸心血与脑汁去创作,追求艺术的真诚与生活的真谛,追求汉俳诗新的意境与风格,赢得了读者的认可与称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