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7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5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8篇
法律   170篇
中国共产党   379篇
中国政治   484篇
政治理论   114篇
综合类   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291.
咏兔诗话     
兔很早就是人类的朋友.历代不少文人墨客以兔为题材,留下了大量咏兔诗句,读之颇有意趣。唐代诗人王建,曾写有《宫词》一百首,广泛地描绘了唐代宫廷生活。其中有首写小白兔的:新秋白兔大于拳.红耳霜毛趁草眠。天子不教人射击,玉鞭遮到马蹄前。  相似文献   
292.
张正印 《当代法学》2013,(1):154-160
宋代"鞫谳分司"的司法体制经由徐道邻、戴建国、陈景良等学者的发挥,已为学界普遍接受。徐道邻先生所理解的"分司"基本上是组织意义上的,而戴建国教授则进一步提出"功能"分司说,这两种观点并不矛盾,而是分别概括出宋代"鞫谳分司"的两种存在形态。另一方面,这两种说法都把"分司"定位在官员层次,而忽视了宋代司法过程中胥吏这一群体所处的独特地位及其所发挥的重要功能,因而在一些材料的解释上出现困难。实际上,宋代的"鞫谳分司"主要体现在胥吏层次,官员之间的分职并不严格。另外,从历史上看,宋代的"鞫谳分司"在其产生、结构和功能诸方面都与魏晋时出现的"鞫谳分司"存在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293.
正菊花是古代文人珍爱的花卉,被列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咏菊名句,如"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秋菊有佳色"(陶潜);"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历代画家亦喜以菊花为画材,徐渭、朱耷、齐白石、潘天寿等,都有画菊的佳作传世。贵州现代画家萧之亮,一生爱菊、种菊、画菊、咏菊,对菊花的钟爱堪比东晋诗人陶潜;他一生所作亦以菊花最多、最精,故生前有"萧菊花"的雅号。萧之亮,原名汝富,别名导群、  相似文献   
294.
冯欢 《公民与法治》2014,(22):44-44
几年前,诗人北岛读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参加朗诵比赛,老师分配给他一首诗《假如我是一支粉笔》:“假如我是粉笔/我会很乐意牺牲自己,让老师在黑板上写字/让同学在黑板上画画/我不需要你们保护/但求你们不要让我粉身碎骨。”北岛很是愤慨,好在儿子不会委屈自己,一早就跟老师说:“老师,我不想当粉笔。”  相似文献   
295.
《各界》2012,(8)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朱世居洛阳(今属河南)。  相似文献   
296.
正说来真是惭愧,在读李蒙的传记《陶渊明》以前,我对陶渊明所知甚少,但却一直以讹传讹,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很顽固的概念:以为陶公过的是悠然自得、养尊处优的隐居生活,以为陶公纯粹就是一个做秀的隐者,以为他写的"桃花源"只不过是一种空虚的幻像……看完了,真是很沉重,也很悲哀,为自己,  相似文献   
297.
李斌 《今日浙江》2014,(23):62-62
正"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矣。"古往今来成大事者,英勇果敢是必备的品质。然而,勇敢有时不是没有成为败事之端的可能。《三国演义》中的袁绍,可谓勇敢的反面典型。阉党祸乱朝纲,他力主诛杀宦官,董卓擅权营私,他统领十八路诸侯讨伐。然而,他举大业的雄心,远不如割据一方的贪心强烈。吞并了"冀青幽并"四州还不够,又同曹操争霸中原,最终失败覆亡。曹操评价他:"干大事而惜  相似文献   
298.
法律观念是某一时期人们对法律的认知、态度以及理念。宋代人的法律观念无论从普通百姓还是士大夫甚至到最高统治者都与以往不同,人们知法、讲法、用法,造就了宋代别样的法制,达到中国历史上法制的顶峰。就此现象,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是根本原因,国家政策的适时调整也起到重要作用,此外统治者重视、民众思想观念转变也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99.
熟知中共党史的人.都知道王明其人与“王明路线”.但未必知道他还会写诗。1979年,莫斯科进步出版社就曾出版一本中文精装本的《王明诗歌选集》,共收集王明一生所写诗歌600多首。  相似文献   
300.
吴钩 《廉政瞭望》2014,(21):51-51
德国社会学者韦伯,有一个论断:“传统中国的官吏是非专业性的,是士大夫出任的官吏.是受过古典人文教育的文人;他们接受俸禄,但没有任何行政与法律的知识,只能舞文弄墨.诠释经典;他们不亲自治事,行政工作掌握在幕僚之手。”我将韦伯的这句话发到微博上,询问网友是否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多数网友都认为韦伯说得很精辟。一直以来,我们确实受到韦侗式历史叙述的误导,以为中国卉代社会并没有专业化的法官,或者说,以为古代法官都缺乏法律专业的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