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44篇
中国共产党   78篇
中国政治   170篇
政治理论   59篇
综合类   57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李厚琼  于军民 《前沿》2011,(12):170-172
魏明伦的骈赋艺术是对民族文艺形式的创造性继承。他用骈赋这一艺术形式抒发他对中华历史文化的热爱,表达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讴歌时代的进步和新生活,体现出他一贯的独立自主的民主精神。魏明伦的骈赋创作对繁荣传统文艺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42.
《湖北政报》2010,(20):14-14
<正>鄂政发[2010]53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千方百计扩大农产品出口,促进农产品出口方式转变和出口结构调整,农产品出口取得了明显成效,出口总量居中部第一位。为了深入实施省委、省政府开放先导战略,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出口,带动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43.
沈有珠 《前沿》2010,(5):108-112
汉代赋家的民族意识源于儒家的民族思想,受到《诗经》民族意识的浸润。武帝的《西极天马歌》将汉赋的"民族意识"导入更深层的领域,那就是宣扬声威,使四海臣服。汉代赋家的民族意识突出了汉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反映出一种深远的政治襟怀与战略视野,显示了汉人博大宏放的气度。司马相如、严助等赋家为汉武帝打开了南夷、西南大门,为汉帝国的大一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44.
随着俗赋和优语研究的深入,越来越显现出宋玉赋与优语之间密切的联系。优语,是一种口耳相传的语言形式,是一种表演语言,它诙谐、铺排,讲究形式和韵律的美感,对赋的产生有着较直接的影响。本文旨在将优语与宋王赋作比较,希望从娱乐性的角度找出二者的相似性。从而探寻宋玉赋与优语之间的渊源。  相似文献   
45.
郭前孔 《理论学刊》2012,(4):123-126
赋、比、兴是自《诗经》以来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影响中国数千年.继汉魏六朝之后,明清时期又掀起关于赋、比、兴讨论的热潮.但与汉魏六朝单纯探讨各自特性不同的是,明清时期的讨论几乎都与唐宋诗之争发生关联,各类宗唐派人士在斥责宋诗弊端的同时,均把唐宋诗之别看作是表现手法的差异,从而将论争引向深入.从明代开始的辨体至此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宗唐派以后的文体观念大致不出这个范畴.事实上,自《诗经》以来,赋法也是诗歌表现的一种重要手法,从来没有脱离诗体而仅仅体现于其它文体.故无论赋比兴何种创作方法,根本在于触情而出、即事而作,而不是单纯强调其中任何一种.  相似文献   
46.
于水  杨杨 《求实》2022,(4):4-14+109
数字技术赋能群众工作的创新实践,契合了多元要素互动情境,遵循了技术赋能基本逻辑,重塑了以满足公众需求为核心的诉求响应机制,发挥了数字技术的相对优势,保持了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有效感知。同时,数字技术赋能群众工作存在一定的限度,集中体现为数字技术应用并不能完全满足群众工作需求、数字技术赋能群众工作存在一定的约束条件、数字技术可能导致群众工作陷入“技术万能”困境等三个方面,需要在群众工作数字化过程中予以关注和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47.
陈桂生  吴合庆 《求实》2022,(4):96-108+112
技术赋能与制度赋权不断增进当前乡村社区技术治理与制度治理的融合。从刚性治理到柔性治理、从乡情涣散到情感回归、从负面情绪到情感重塑、从治理乏力到“治理有效”的演进维度,乡村社区情感治理在范式、内容、工具、效果等治理新转向,持续凸显乡村社区治理的转型价值。在运行逻辑上,情感治理与技术治理、制度治理功能互补,协同提升乡村社区治理效能。从治理理念、行为方式与组织结构的层面,解构了乡村社区情感治理的运行机理及其行动逻辑。对于价值脱嵌、结构离散与集体行动困境等乡村社区情感治理问题,可以分别用乡情价值回归、党建引领乡村情感治理行动网络、乡村情感柔性治理机制重塑等政策工具予以回应。  相似文献   
48.
梳理我国职工疗休养工作的历史发展脉络,结合当下数字化改革的背景,数字技术赋能职工疗休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基于职工需求的现实驱动。数字技术将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性角色,更应成为工会改革发展的重要场域。以“杭州职工疗休养平台”的构建为例,开发涵盖多层次的疗休养服务与科学运维体系,着力构建与职工疗休养密切相关的多元化应用场景,积极探索职工疗休养平台数字化建设的有效路径,从而实现职工疗休养工作高质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9.
做好网上群众工作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要求。网上群众工作的治理逻辑在于依托数字技术便利群众诉求表达的同时,提升政府响应群众诉求的运作能力。具体表现为依托平台化赋能、智能化赋能、大数据赋能打造政民连心桥、矛盾分诊台以及民意晴雨表的网上群众工作样态,提升和优化以平台体系建构、技术创新应用和权力运行转变驱动治理扁平化、前瞻化、系统化的治理结构。基于对网上信访的现实考察透视网上群众工作,发现其面临着认知固化、效能受限、数字符号化以及回应陷阱等难题。网上群众工作的公共价值创造核心在于通过探寻和回应民众真实的期望,提升治理效率、改善服务体验,真正落实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群众工作目标,凭借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增强数字应用能力、加快网上资源整合以及统筹推进法治建设,进一步发挥网上群众工作优势。  相似文献   
50.
赵珏 《中国检察官》2022,(23):11-14
在当前《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的背景下,最高检大力推动实施“检察大数据战略”,推动构建内部检察大数据深度挖掘应用与外部执法司法大数据协同共享相结合的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格局。其中,构建执法司法大数据信息协同共享机制成为重要一环,意义重大。目前在推进过程中执法司法大数据协同、畅通运行机制、平台搭建、数据安全共享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厘清和探讨。深入推进执法司法大数据信息协同共享,要转变理念,树立“大数据思维”,以率先实现政法部门的核心数据系统整合为突破点,统筹推进,夯实制度、畅通运行机制、加强科技支撑,有序推进跨部门数据协作平台建设,实现法治数据安全、高效共享,进而深度运用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