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124篇
工人农民   34篇
世界政治   19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3篇
法律   645篇
中国共产党   1195篇
中国政治   2423篇
政治理论   646篇
综合类   151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497篇
  2013年   475篇
  2012年   549篇
  2011年   540篇
  2010年   504篇
  2009年   684篇
  2008年   603篇
  2007年   430篇
  2006年   376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55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31.
屈婷婷 《求索》2013,(8):95-97
在工具主义科学价值观中有一种“宗教主义形态”,即为了证明宗教教义的真理性而把科学研究作为工具的价值观。虽然没有人对此进行专门的研究.但在西方很长一段历史中.科学价值观的“宗教主义形态”对近代科学发展的影响却不容忽视。在它的指引下。基督徒一科学家将宗教信仰看成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最大动力与精神寄托,激励着他们不懈地探索自然。基督徒们也在宗教活动中培养起了科学精神与科学素质,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做好了准备。在该价值观的引导下,科学在一定程度内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支持,并逐步向一种社会建制迈进。但是.每当科学发现威胁到教义的真理性.即认识上帝的手段与证明上帝的目的发生矛盾时,人们在该价值观的影响下,往往会将宗教信仰放在首位.抛弃科学这个证明上帝的工具,对产生威胁的理论进行压制,即使是科学家本身也会如此。因此,科学价值观的“宗教主义形态”对科学的影响是辨证的:一方面。它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它也会对科学发展造成阻滞。可见,对科学价值观的“宗教主义形态”的考察是审视科学与宗教关系的一个新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932.
中国的城乡人口流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表现为制度阻碍下“流动”与“移民”过程的不同步.它既要经历一个从“进入”城市到“融入”城市的过程,也有一个从“流动人口”向“移民”转化的问题.随着农民工的代际继替,其城市融入日益分化为“流动者”的融入与“移民”的融入两类人群的问题.这一变迁同时也标志着农民工已经开始由争取“流动权”向争取“移民权”转化,从“流动人口”的群体政治开始向“移民”的群体政治转型.  相似文献   
933.
BUDDHISM has been one of the major shaping force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hough not an indigenous religion, Buddhism has the largest number of followers in China, and wields far-reaching influence among its people. During its 2,000 year presence in China it has reached every corner of the country and touched every aspect of Chinese life.  相似文献   
934.
935.
以别尔嘉耶夫、布尔加科夫、弗兰克等为代表的俄罗斯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在对俄罗斯现代化出路的探索过程中,对以往的现代性模式进行了反思.这种反思既集中地表现为对以理性主义为核心价值观念的西方“经典”现代性模式的批判,也体现为对以斯大林主义为指导原则的苏联现代性模式的反思.在对两种典型现代性模式的反思与批判过程中,俄罗斯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立足于自身文化传统,对现代性模式进行了重建.  相似文献   
936.
《甘肃理论学刊》2013,(1):161-F0003
甘肃省委党校符晓波同志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农村地区道德生态的变迁与现状解析”(项目批准号09XZX017),最终成果名称也为《四北农村地区道德生态的变迁与现状解析》,结项鉴定为良好等级,课题组主要成员有李育红、张林祥、马莉、王宏英、张哲、何翰,相关著作《西北农村道德观察书》2012年10月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937.
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一方面展现出社会经济制度改革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际关系的嬗变:家庭成员间的物质至上,夫妻间的拜金主义,邻里间的个人主义等等;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道德两难选择:城市与乡村的隔离感促使着人的伦理精神走向流失,人在面临生存困境和物欲追求而导致道德异化现象.作家在文本中更多表达出对乡村社会浓厚人际伦理美德的呼唤,对传统伦理精神的回望和现代新型伦理观念的向往.  相似文献   
938.
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大打"道德旗帜"的新保守主义在美国的兴起以及对美国政权与主流媒体的掌控,反女权主义势力迅速聚集,对女权运动展开了大规模的反击,不仅阻止了《平等权利修正案》的通过,还在反堕胎运动以及反同性恋、反"肯定性行动计划"以及反对政府出资建立日托所等运动中取得成效。这场反女权运动使美国女权主义者的形象大大受损,妇女解放运动的进程严重受挫。同时,由于美国政府大量削减针对低收入妇女的医疗及生活补助,轻视家庭暴力及强奸与性骚扰等社会问题,20世纪后期美国"贫困女性化"加剧,妇女遭受家庭暴力与性暴力的案例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939.
《人民论坛》2013,(26):6-7
<正>农业孕育了中华文明,农村至今占中国国土面积的90%左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农民仍将占中国总人口的很大比重。农村的发展和改革,关乎中国发展改革的全局。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意义:"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既管当前,也管长远,是长期指导思想。"30年中国农村改革中,乡村民主化进程,是中国农村制度变迁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中国改  相似文献   
940.
史海泉 《人民论坛》2013,(17):44-45
新中国成立初期,结合新疆特殊环境,新疆建党工作实行了步骤上由点到面,逐步扩大;政策上坚持民族团结和尊重宗教自由,以选拔和培养地方干部尤其是少数民族干部为建党重点的建党工作。建党实践中贯彻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培养方针,培养了大批党政干部,为顺利领导新疆民主建政、减租反霸和土地改革提供了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