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66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0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5篇
法律   258篇
中国共产党   580篇
中国政治   1387篇
政治理论   254篇
综合类   10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宗教极端主义是滋生恐怖主义的重要原因之一。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宗教氛围异常浓厚,为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宗教狂热的深层次原因必然是教育、就业、民生、文化、宗教等问题。因而,要从推行全面教育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水平,提高就业率,规范宗教活动等方面改良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  相似文献   
152.
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宗教慈善组织广西佛教济善会为研究样本,对宗教慈善组织在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的社会意义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从管理创新视域对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慈善组织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以期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慈善组织的规范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慈善公益事业建设。  相似文献   
153.
毛泽东同志1963年12月30日批示的基本精神不是"研究宗教,批判神学",不能把该批示当作毛泽东当年给全党布置的,至今仍然有效的任务。要正确理解宗教与神学的关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宗教和神学。  相似文献   
154.
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事业,既是发扬内在教风教义的需求,又是服务社会、济世利人的外在表现。辽宁省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事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发展适应满足宗教界信仰需求和社会需求相契合的专业化组织能力稍显不足,因此探索一条符合辽宁省情实际的宗教慈善事业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更有利于整合资源,推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5.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的宗教条款包含“禁止立教条款”和“宗教自由条款”。两个条款合力确保政府在各教派之间维持中立,以充分保障公民的宗教自由。但何谓“宗教”,宪法并未解释。制宪之初,基督教背景下的美国,多认为“宗教”就是对上帝的信仰,针对宪法中的“宗教”概念甚少异议。随着美国社会宗教多元化,新兴“宗教”层出不穷,各种信仰纷纷出现,有神论的宗教概念显然已无法应对时代的需要,如何区分“宗教”与“世俗”成了宪法上的疑难问题。界定“宗教”概念既要在传统宗教的诸神之间保持均衡,又要顾及人类未来的信仰探索,困难重重。最高法院打破了有神论的宗教观,扩展了传统上的“宗教”概念,但又没能明确具体的“宗教”认定标准,只是在零星的判例中采取就事论事的方法,逐个解决纠纷。联邦下级法院以及州法院尝试通过明确的客观标准来认定“宗教”,裁判纠纷,但观点纷呈,意见不一,且纰漏颇多。学者们亦从不同视角为“宗教”概念的确定献言献策,但追求逻辑的自洽胜于对问题的解决。所以,美国至今未能在“宗教”概念的认定上形成“通说”,美国宪法上的“宗教”概念难题仍悬而未决。  相似文献   
156.
地缘政治、经济和宗教因素的盘根错节和高度互动,是21世纪地缘学的主要特点.争取道德制高点、话语权、说服力和民众思想是地缘宗教的核心.随着中国国家利益的全球化和“走出去”战略的全方位展开,宗教应在对外战略与地缘战略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7.
刘顿 《学理论》2012,(14):45-46
在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基本方式中,常识、科学和哲学是最基本也是最密切的三种方式。从人类把握世界的三个层次概念框架入手,会使我们比较深入的认识常识、科学以及宗教和哲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8.
李北方 《南风窗》2013,(21):3-3
常有人说,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这话的意思是,生活在我们这个缺乏宗教传统的文明中的人们,把历史提升到了一种信仰的层面。人们喜欢学习历史、谈论历史,从历史上的起伏成败中学习经验和教训,于是知兴衰;从伟大的历史人物身上学习他们的嘉言懿行,于是知荣辱。这个判断至今在形式上还是有效的,以通俗化讲述历史为主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的成功,各种历史剧的长盛不衰,都可以作为佐证。可是,我们又身处一个  相似文献   
159.
史海泉 《人民论坛》2013,(17):44-45
新中国成立初期,结合新疆特殊环境,新疆建党工作实行了步骤上由点到面,逐步扩大;政策上坚持民族团结和尊重宗教自由,以选拔和培养地方干部尤其是少数民族干部为建党重点的建党工作。建党实践中贯彻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培养方针,培养了大批党政干部,为顺利领导新疆民主建政、减租反霸和土地改革提供了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60.
信仰中国     
国内宗教发展、跨国宗教交流与国家总体外交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已逐渐成为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具有全局性意义且亟需面对的战略问题.中国在宗教信仰领域更加有所作为的关键,即在于正视一个逐渐浮现的、与“文化中国”和“中华经济圈”并存的“信仰中国”.它包含了三个紧密相连的“信仰板块”:中国大陆与港、澳、台;中国传统宗教信仰与各种东西方宗教的海外华人信众群体;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外国信众群体.中国国家力量对“信仰中国”的积极叙述、塑造与展示,不仅将为民族复兴提供坚实的价值支撑,也将对中国国家主权和利益的维护与拓展产生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