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1篇
世界政治   12篇
法律   371篇
中国共产党   50篇
中国政治   144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0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81.
新闻传播媒介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作为公民获得知情权主要载体的新闻媒体,近年来却被屡屡推上法庭。新闻官司多、状告媒体热,已成为我国当代社会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有资料显示,自1987年1月1日民法通则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各级人民法院立案受理的各类新闻侵权诉讼已超过1000起,并呈现出逐年上扬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在新闻侵权的诉讼中,有一些新闻官司,媒体的报道并不构成侵权,而是所谓的受害人的恶意诉讼。这种情况时有发生,不得不引人深思。一场官司打起来有时旷日持久,耗尽了媒体的时间和精力,尽管媒体胜诉,但却无法高兴,无法要求原告赔偿他们在诉讼中的损失。  相似文献   
582.
因用电总量与居民实际用电量严重不符,出现了“亏损”现象,小区电区由此怀疑本辖区一居民有偷电行为。为了免去自己的“赔付”责任,电工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在小区大门口的小黑板上,将该居民偷电的“可耻”行径进行公示,由此引起小区居民对这位“偷电人”充满岐视和敌对心理。面对遭受精神与名誉的双重打击,该居民忍无可忍,愤而将电工告上了法庭。2006年4月13日,河南省登封市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定,被告李海公示他人偷电的行为,已严重侵犯了原告王远的名誉权。故判决被告李海于判决生效后3日内,在登封市颍河小区院内,公开向原告王远赔礼道歉、恢复名誉并消除影响。同时,限被告李海于判决生效后5日内,赔偿原告王远精神损失费1000元。  相似文献   
583.
刘姥姥到荣国府打秋风,撂下句名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这个道理,现实生活中一位男士,比《红楼梦》创造的乡村老妪“六百年早知道”,紧锣密鼓地操练起来。  相似文献   
584.
智敏 《民主与法制》2008,(12):52-54
一起案情十分简单的乘客在公交车内摔伤的案件,由于对一条法律条款的不同理解,导致一、二审法院在法律适用方面存在分歧。此案在历经了一审、二审,抗诉再审、省高院直接提审后,历时7年之久才终于落下帷幕。  相似文献   
585.
为了精简人员,一公司居然强行“命令”职工辞职;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81名农民合同制工人集体“反击”.一场激烈的法律较量,不可避免地展开了。2008年元旦前夕,这一劳动合同纠纷案终于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586.
沈德潜的文字狱有点另类。一般的文字狱掀开其布幔,里头的内核可以说是一种“政治性”官司,沈德潜的文字狱却不同,他的这案子虽然表面上仍然是以文字构狱,以文字罪人,但与政治没太大的关系,或者说其起因并不因为政治原因,一言之,他的文字狱,是与乾隆打的是一场“著作权”官司。  相似文献   
587.
熊威 《律师世界》2001,(2):17-18
律师制度产生于公元前三世纪的古罗马共和制时期。中国直到本世纪初才有律师出现,而且是舶来品。此前的中国古代社会存在着这样一种人,他们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了解司法诉讼的基本程序及其堂奥、并据以帮助他人书写制作诉状、指点打官司的门径和方法从而收取或多或少的报酬,这种人便被称为“讼师”。讼师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类似于现代的律师,但由于他们没有合法的地位,不能直接参与诉讼,也缺乏基本的运作机制和统一的行规,因而不能与现代意义上的律师相提并论,但在本文的标题引用“律师”一词,一为理解之便,易于接受,更主要…  相似文献   
588.
这确实是起名副其实的官司——官告官。原被告的双方都是行政机关,罕见的官司热闹了:法庭内,唇枪舌战,硝烟弥漫;法庭外,省级报纸撰文助战,评论该案的事实认定不应由法院认定,而是由权威的机构来认定。“官告官”,谁来盖棺定论?原、被告的“官”,在这场官司中谁胜谁负?1999年9月9日,代表国家法律的审判机关作出了终审判决。  相似文献   
589.
张峰 《法制博览》2011,(12):41-41
话说匡衡凿开邻居家的墙壁借邻居家的灯光刻苦攻读的消息经媒体披露后,寂寂无名的书生匡衡一下子成了全国闻名的大名人。报纸上关于匡衡刻苦自励的跟踪报道连篇累牍,电视上匡衡与邻居家墙壁上的那个透光的洞更是成了经典镜头。各级领导纷纷来匡衡家实地考察现场办公,为匡衡家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90.
2000年当选中国十大经济人物之一的中国证监会首席顾问梁定邦先生,在回顾2000年的中国股市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时说,他最看重的是发生在世纪末的一场官司:“海南凯立”因申请上市未获批准,状告中国证监会,而证监会败诉的案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