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2篇
  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21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篇
法律   132篇
中国共产党   155篇
中国政治   243篇
政治理论   93篇
综合类   1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近年来,全球格局加速演变,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下降,受美国金融制裁、债务攀升和持续加息等政策影响,“去美元化”再度升温,各国对国际储备美元化的安全顾虑加深,国别区域货币合作加快推进,国际货币多元化与“去美元化”并行演进已是大势所趋。美国经济及其财政货币政策是影响“去美元化”的关键变量。未来国际货币治理体系改革应重点弥补制度缺口,有效应对数字货币新挑战,并主动防范“去美元化”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842.
近年来,社区减负备受关注,但以“去行政化”为核心的减负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出现“越减越负”的局面。究其原因,现有的“去行政化”思路本身存在理论预设的偏颇性、法理依据的片面性和现实运作的逆反性三重限度,导致社区减负陷入减负动力不足、减负方法单一和形式主义严重三重困境。进一步看,由于违背社区建设的政治逻辑、负担生成的因果逻辑和组织功能的构成逻辑,“去行政化”本身有诸多值得商榷之处。为有效推进减负,必须打破和超越“去行政化”迷思,把减负议题纳入基层治理现代化视域中加以审视,遵循“有限行政+有效治理+有力自治”的减负思路。据此,减负路径优化的关键在于综合发挥组织赋能、制度赋能、技术赋能和评价赋能的作用,做好系统减负的“加减乘除”。  相似文献   
843.
董一凡  赵宏图 《和平与发展》2023,(5):102-127+176
2023年2月,欧盟委员会发布《净零时代的绿色协议产业计划》,这是欧盟近年来首份就支持绿色产业发展而制定的产业政策。它的出台表明,面对地缘政治紧张、绿色产业竞争加剧以及能源经济转型的内驱动力,欧盟在积极推进绿色转型、鼓励绿色产业的基础上,将以“聚焦竞争”“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引领绿色产业的发展,这与欧盟以往的绿色产业政策大相径庭。它与2023年3月以来相继发布的《净零工业法》、《关键原材料法》、“氢银行”战略等针对部分关键领域的法案,共同构成了欧盟绿色产业新政的政策框架、政策目标和实施路径。鉴于欧盟绿色产业新政浓厚的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色彩,它的推行恐将给全球绿色产业发展及相关供应链带来负面影响,将中国设定为“去风险”目标的做法也会给中欧相关合作带来冲击,不利于实现其绿色产业发展和能源转型的目标。  相似文献   
844.
2010年以来,美国经济制裁中次级制裁作用凸显,呈现出使用频繁化、扩大化、金融化等明显特征。美国次级制裁对于震慑第三方似乎有效,主要有三方面因素支撑:“9·11事件”后次级制裁在反恐和防核扩散领域的使用受到国际道义加持;美元霸权与美国情报机器深度融合;“巧制裁”对第三方形成“不对称打击”。但是,随着美国滥用次级制裁,上述支撑因素的作用正在不可逆转地弱化。美国次级制裁上升为大国关系中的重要变量,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走势产生多方面冲击,包括削弱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合作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国际经济体系和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加码次级制裁后,主要大国纷纷拿起反制武器,在国内法律、反胁迫政策、去美元化支付机制和本币国际化等方面采取了大量措施。目前,上述措施的遏制、反制效力较为有限,但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从长期看,推动去美元化是有效遏制美国次级制裁的唯一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845.
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基本单位,是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场域,如何处理好行政职责下沉与社区自治职能履行之间的关系,成为基层治理实践中的重要命题。以历史发展为主轴,探析建立在政府与社区互动基础上的城市社区变迁脉络和轨迹路径,发现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演变经历了政府主导社区治理的“行政化”阶段、社区自治功能回归的“去行政化”阶段,正迈向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新格局阶段。行政化阶段,城市社区经历了从单位制、街居制再到社区制的沿革,行政功能冗余而自治功能弱化。去行政化阶段以“社区减负”为直接目的、以“回归自治本位”为基本目标,面临社区自治空间建构困境。在“共建共治共享”背景下,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中政府发挥治理优势,凝聚合力,基于多主体形成关系网络,从情感、利益多维度路径助推政社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