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97篇
中国共产党   287篇
中国政治   729篇
政治理论   228篇
综合类   3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中国传统道家哲学在"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不言之教"的文化教育理念,同儒墨所谓的言语教化、礼仪教化等思想有诸多不同,其最大差异为突破了"言语是非"之争,偏向于佛家"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思想。"不言之教"不等于"不可学"、"不可教",而是遵循人性的自然之法,实现其教育的无为而无所不为。"不言之教"在中国传统显学教育方式之外展现了深刻的教育启迪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2.
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有利于提高公安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审美活动以感性的直觉为中心,统摄并调动着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审美中得到凝聚。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审美的感性发挥,对事物进行自由联想和想象,透视事物的本质。审美教育不仅为大学生构筑起意味隽永的精神家园,避免其因意志的薄弱而导致现实悲哀,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大学生由此体悟到做人的价值、人格的尊严和崇高的使命感,从而激发其追寻理想的昂扬激情,使人性在审美状态中得到净化和升华。审美教育还能培养公安院校大学生辨析现实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更好服务于公安实战。  相似文献   
103.
理性主义禁锢了人的情感,艺术审美作为理性桎梏的消解力量,历来备受人们肯定。而德国现代文学家托马斯·曼在其中篇小说《死于威尼斯》中却给我们敲了一记警钟:当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审美的时候,很难抵御本能欲望的诱惑;当艺术家在审美中抛弃道德伦理的时候,必将堕落甚至毁灭。这是艺术家在现实层面不得不面对的审美困境。  相似文献   
104.
王彩凤 《学理论》2011,(2):248-249
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在当前社会,要达到事业或交际的成功,情感交流的有效性早已经被达成共识。作为即将面临社会考验的大学生,审美教育对其人格的全面建构,对其素质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仅仅依靠专业技能去博取成功,不如加强自己的情商培养和审美能力培养,以更大的优势去赢取成功。  相似文献   
105.
亚审美对传统审美观念的冲击,导致部分学生审美感知的浅表性,审美体验的感官性和审美接受的盲目性。随着大批古典名著被改编、大量历史名人被戏说,中国古代文学审美教育正成为亚审美冲击波的重灾区。中国古代文学审美教育要迎接挑战、寻求进路,可以在吟咏诵读:从审美感知到审美感悟、以意逆志:从审美体验到审美鉴赏、灌注人文精神:从审美接受到审美批评等多个维度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06.
周娜 《学习月刊》2011,(14):28-30
作为人文景观或文化景观(culturescape),民居建筑是人类长期从事劳动实践和创造的结晶,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表现形式。地处长江中游的鄂东地区民居建筑,在工艺美、风情美和意境美三大范畴中,均具有突出的审美特性,是长江流域文化遗产集成中具  相似文献   
107.
周春媚 《学理论》2013,(17):197-198
通过描述现代建筑与审美的特征、教育与意象,总结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的设计趋势,分析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审美思维、心理建构及艺术审美维度的塑造,阐述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的审美思维重构。现代建筑和美学与商业运行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08.
《学理论》2013,(30)
贵州仡佬族的自然崇拜包括山崇拜、植物崇拜和动物崇拜,其审美心理也正滋生和显现于一系列习俗化的崇拜活动中。就山崇拜而言,仡佬族人将山看成是主宰一切的神灵,赋予山与人一样的形象、情感、性格,形成了审美心理的原生形态。就植物崇拜而言,仡佬族从远古时期就产生了树木有灵的观念,树木演变成为一种庄严神圣的图腾。而竹崇拜情结表达着仡佬族人对生命传承的一种敬畏和信仰,对生命美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相似文献   
109.
艺术审美中的直观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希 《求索》2011,(11):109-110,127
审美直观性是艺术审美活动中的重要特征,它表现为对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从古代岩画、音乐、绘画到当代影视艺术,艺术美直接作用于我们的审美器官,是审美主体美的感受,可以说直观的审美伴随着艺术活动。“现量”理论由佛教唯识宗提出,是理解直观性问题的不二法门,音乐美学家杨昭恕先生将现量与审美直观进行联照,本文借唯识现量理论探讨艺术审美中的直观性问题,并从音乐审美角度对“把握现量之情境”进行重点讨论,由此将佛教哲学进一步引入理论美学范围。  相似文献   
110.
人们强调中学语文的重要性时,是在人云亦云,还是确实意识到它的与众不同?为推崇甲学科而贬低乙丙丁,作为一种性情偏嗜并无不可,作为一种方法则不可取。但既然我正试图谈论中学语文,上述顾虑就大可抛开。,比如,我无意冒犯数学的尊严,但当一个人已经具备娴熟的四则运算能力,他日后的工作又全然不依赖复杂的数学计算(即使偶有所需,一台简易计算器也能随时提供充分帮助),那我不得不说,数学成绩对他日后人生的发展未必会有决定性作用。英语也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