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97篇
中国共产党   287篇
中国政治   729篇
政治理论   228篇
综合类   3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世纪以来中国画艺术思潮波澜起伏,颇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研究。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之后,虽有一些文化界先驱大力提倡以西画的写实方法改造国画,以促进国画的革新,并得到不少负笈海外学习绘画的学子们的拥护,  相似文献   
52.
许璐璐 《侨园》2012,(3):34-35
随着人们审美标准的提高和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发展,观众在选择收看综艺类电视节目的同时,就是对主持人品头论足.其中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综艺电视节目的定位高低,二是主持人个性化特点是否突出.两者在某种程度上说密不可分:有好的电视节目定位,没有好的节目主持人不行;有好的、个性化特点的主持人,没有好的电视节目定位和策划也不行.这里,笔者仅就主持人个性化特点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相似文献   
53.
媒体融合发展时代,全新的媒介平台、信息传播方式以及技术手段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休闲娱乐和审美实践场域。以校园生活为背景、以初入社会为事件、以奇观化符号为卖点并以制造话题为营销手段的国产校园青春电影,使大学生的审美呈现出娱乐化、虚幻化、碎片化的特点。要想化解"泛娱乐化"情境下这种远离严肃、娱乐至上观念对树立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影响,可从行业自律与监管、大学美育教学、学生社团建设、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对大学生审美实践活动进行干预与引导。  相似文献   
54.
杨帆 《前进》2015,(1):61
<正>泥人张彩塑的小女孩凝神甜笑,清癯的老人抬头张望,喜庆剪纸勾勒出丰收景象,劳作的农家妇女洋溢着幸福甜蜜,街头巷尾大幅图文互释的宣传画,让中国梦的阳光洒满街头、留驻心头。这一本《诗画中国梦》,将街头巷尾的画配诗作品收入其中。版画、剪纸、彩塑、陶俑、杨柳青年画灵动古朴,诗歌清新隽永,透露出浓郁的文化气息,每一幅作品都是中国梦的具体投影,在审美愉悦中展示着中国梦的微言大义。  相似文献   
55.
56.
《学理论》2016,(11)
审美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维度。思想政治教育以教育和引导人的方式来"美化"人的生存状态、"美化"人的思想观念、"美化"人的行为规范。高校可以通过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空间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审美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空间通过审美体验来感知、感觉、感受所要接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空间的建构路径在于: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审美理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审美研究;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审美主体;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审美结构。  相似文献   
57.
审美文化史的叙述介乎审美意识史与美学思想史之间,它不能仅仅停留在审美文化现象上,而是要寻绎其背后的深层理念,包括理论、思想、逻辑、观念等。它们作为统合力和助推力,贯穿于中国审美文化史之始终。因此只有在深层理念上有所更新、有所突破,中国审美文化史叙述的创新开拓才是可能的。今天中国审美文化史研究要取得进展,应将以往被忽略但意义重大的细部作为研究重点,并在写作路径、框架和体例等表象形态的设计上有所体现。在中国语境和汉语系统中,对于"文化"概念的重新理解,为中国审美文化史研究提供了一种参照,也为其叙述方法开启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58.
宋代以来园林艺术发展勃兴,园林融入诗话之情趣比前代更为自觉,士人更注重于园林意境的创造.所以说,山水诗话与山水园林相互渗透到宋正式确立.“庭院”作为园林艺术关键一环,宋清时频频出现于诗文中,以程垓《摸鱼儿》及王琼瑶《次韵早秋杂兴》之比较为例,可窥见园林艺术之发展牵引着文人士流对于园林审美思想的转变.  相似文献   
59.
在以生存为目的的社会中,人们背离了精致深刻的审美追求和意趣,审美的目的也早已不再是陶冶情趣、涤荡灵魂,而主要是宣泄自身的种种压力与压抑的情感,因而审美成了一味地追求官能的刺激和娱乐。审美的这种嬗变无论从主体性还是客体性的角度都与以往完全不同,与之相对应,播音主持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60.
毛泽东的《讲话》,高屋建瓴地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今天,以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文艺实践和文艺理论建设为基点,结合我国近现代文艺发展史重温《讲话》,会感到这一论述依然是正确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