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3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35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71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6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132.
审讯成为侦查工作的难点后,加强审讯说理研究很有必要。在论述审讯说理技巧时,需要对审讯说理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审讯说理分为批驳式与确立式说理,单面与双面说理,归纳式与类比式说理,侦查人员与其他人说理,口头、书面与视听说理几类。无论哪种类型的审讯说理都必须符合说理的一般规律,即要求审讯说理要把握说理的逻辑、信用、情绪三个要素,在审讯说理中溶入法律、政策、事实等要素,还要注意语言的使用。有的放矢、把握关键性问题、避免逻辑性谬误、调控情绪、保持语调低沉明朗、根据情形调节语速、保持适中的音量、配合身体语言、戒掉口头禅等是审讯说理的基本技巧。  相似文献   
133.
唐磊 《政法学刊》2005,22(2):9-12
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早已为现代国家所诟病。在我国,刑讯逼供已经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法治理念下审讯程序包含了无罪推定原则、嫌疑人享有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特权和沉默权和审讯手段文明化、人道化等内容。我国应在一定程度上借鉴现代法治国家设计的正当化审讯程序,这对于正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中国而言,无疑具有相当的价值。我国的审讯程序应当从确立无罪推定原则、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等方面逐步、渐进地予以改革。  相似文献   
134.
证据来源稀缺,客观证据不多甚至于无,犯罪嫌疑人抗审能力强,案件难以认定,是当前未检部门办理零口供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承办人员在审查逮捕阶段利用审讯策略,获取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自愿供述,对于节约司法成本、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不失为有效之策。研究性侵未成年人案件获取口供审讯策略,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5.
审讯时,侦查人员的眼神、表情、动作、气质及其他身体语言与口语应同步。如果侦查人员在审讯中不注意身体语言,滥用身体语言,就会影响侦查人员的形象,给犯罪嫌疑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让犯罪嫌疑人失去对侦查人员的信任,从而影响审讯的顺利进行。在审讯过程中,犯罪嫌疑人会有种种身体语言表现,侦查人员可以利用这些身体语言为审讯服务。审讯中,如果将以上两种身体语言有机结合,将对审讯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6.
自检察机关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审讯时同步录音录像制度以来,职务犯罪侦查审讯的合法性得到了较好的保障。但在该制度运行实践中,审讯的合法性问题却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刑事诉讼法》第50条、第54条也因多种原因而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一方面,刑讯逼供隐藏在同步录音录像的背后继续存在,并不容易被发觉,在现有的制度体系下尚无法有效根治;另一方面,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审讯方法即使暴露在镜头下,也不能因此直接依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而否定审讯笔录的合法性。为此,即使同步同步录音录像记录下法律所禁止的这些非法的审讯方法,但实务中并不可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对所获笔录全部排除,而应当在规定特定标准的情况下肯定部分审讯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37.
邢鲲之死     
有多次盗窃前科的邢鲲因盗窈,2009年12月再次被昆明警方逮捕。审讯中,邢鲲对盗窃犯罪事实供认不讳.12日凌晨4时许,邢鲲被投入派出所候问室,清晨7时许,警方发现邢鲲在候问室内自缢身亡。  相似文献   
138.
本文对审讯会话的结构、信息安排和推进模式进行了一番探讨,从而为审讯人员在审讯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审讯技巧和策略、提高审讯成功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9.
审讯方法及其心理学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讯是诉讼过程中经常要面临的环节,传统的审讯方式因单纯注重对犯罪嫌疑人施加生理和心理压力,具有技术上的弊病。审讯过程是心理互动、信息交流的过程,心理学中如认知、决策、说服等理论与方法可以直接应用于该过程。在倡导“软审讯”的大背景下,探讨有心理学理论支持的认知重构法、情感接纳法、结果分析法等具体方法可以在实现公正的前提下,提高执法与司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0.
程宏 《中国检察官》2012,(20):60-62
核心提示:即将实施的新《刑诉法》对侦查活动采取了更为严格的规范措施,传统职务犯罪侦查审讯中存在的疲劳战、车轮战、体罚等任何身体强制行为都有悖于新《刑诉法》,所得口供都有可能作为非法证据予以排除。职务犯罪侦查正面临着由身体强制向心理强制的急速转型,但是心理强制措施的不当运用仍然难以有效规避侦查行为带来的职业风险。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新《刑诉法》对职务犯罪侦查的挑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