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625篇
中国共产党   119篇
中国政治   215篇
政治理论   90篇
综合类   36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苏区时期党成功开展政治动员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腊梅 《党史文苑》2008,(11):16-17
苏区时期,党和政府的民众政治动员无疑是成功的.其成功的原因有三:一是党和军队对政治动员工作认识到位;二是重视加强自身建设;三是创新政治动员内容和形式,提升政治动员的绩效.  相似文献   
992.
公共政策因为受到外在条件或内在因素的影响,处于持续不断的变化之中。本文以北京市烟花爆竹的“禁改限”政策为例,从社会问题和目标群体两个方面分析了公共政策客体在此政策变迁中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3.
执政意识就是执政党的主体角色意识,是合目的性(民主执政)自觉与合规律性(科学执政)自觉的统一。从执政意识的历史演进看,可区分为自发的执政意识与自觉的执政意识。新时期必须超越带有浓厚的“革命党”、“在野党”思维痕迹的自发执政意识,确立并强化党的自觉执政意识。  相似文献   
994.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由传统的截然对立转向了相对和不确定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一体化的关系。在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下,这种新的主客体关系对建立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新型师生关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环境权客体在环境权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目前学界对环境权客体的论述与争论主要集中在有关环境权客体具体内涵的界定上。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学者在环境权客体具体内涵方面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并提出对于环境权客体的观点。  相似文献   
996.
日本是通过判例的方式引入形象权的首个亚洲国家。然而形象权制度在日本仍处于起步阶段,日本学术界和司法界虽然已经对形象权客体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却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有鉴于此,在2004年,日本最高法院通过上告程序1审理TecmoLtd案,表达了其对形象权客体的意见。该判决意见将对日本未来形象权客体理论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对我国形象权理论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97.
当前我国金融隐私权的保护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空白,要系统的建立保护,首先需要了解金融隐私权,即在明了其为信息持有者对与其信用或交易相关的信息所享有的控制支配权的基础上对其主体、客体、性质、权能进行系统的理解,唯有此才能更好的建立金融隐私权保护服务。  相似文献   
998.
李凡  陈国奇 《政治与法律》2008,110(3):123-132
营业财产是围绕特定营业目的的、具有独立经营机能的财产整体.关于营业财产的独立性,自19世纪以来大陆法系国家存在总体财产论、特别财产论、独立主体论、独立客体论和独立标的论五种学说.现代商法理论视营业财产为独立的债权行为的标的.我国应借鉴该学说以构建营业财产转移制度.  相似文献   
999.
郝静 《天津检察》2006,(2):27-28
伪证罪是妨害司法类的犯罪,由于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正常的司法活动,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使其成为刑法中常见的罪名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虚拟财产作为互联网发展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新财产利益,是物权客体不断扩大,从实体本位向价值本位转变情况下一种新型的物权客体。虚拟财产作为市场交易的财产利益,具备物权法保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我国物权法关于物权客体规定的开放性也为物权法调整因虚拟财产产生的法律关系提供了可能。虚拟财产的所有权从取得独立价值意义之日起就归网络玩家,网络运营商对虚拟财产承担保管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