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618篇
中国共产党   116篇
中国政治   210篇
政治理论   87篇
综合类   36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51.
本文从德国民法典的具体法律条文入手,分析了德国民法典上所体现出来的物权概念的主体、客体及物权的内容。最终作者认为德国民法典上的物权概念应定义为:对有体物的直接支配权。  相似文献   
152.
我国刑法传统理论认为,侵犯财产犯罪的客体是他人财物所有权。《刑法修正案(八)》规定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一种侵犯财产犯罪,其客体是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种权利的本质是债权。基于社会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现实和维护债权人合法利益的需要,刑法作为公民权利的保障法,应当本着发展的观点和科学分析的精神,正确运用主客观统一原则,将债权纳入到侵犯财产罪的客体范畴,以切实维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53.
既判力的界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既判力的界限,是指既判力作用范围的范畴。它是既判力的核心,包括主体的界限、客体的界限和时间的界限。主体界限,指既判力作用的主体范围。客体界限,指判决中发生既判力效果的判断事项。时间界限,指判决确定当事人间权力义务关系状态的时间,包括既判力的基准时点、既判力的发生和消灭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4.
传统犯罪构成要件说将犯罪主体作为判断罪与非罪的要件,在定义上存在着逻辑错误,对行为是否成立犯罪的评定顺序上存在着逻辑混乱;犯罪客体理论导致了定罪过程中的逻辑顺序混乱。此外,我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还存在与犯罪成立消极因素之间的逻辑矛盾,静态体系与动态过程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5.
犯罪客体再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犯罪客体是刑法学上的一个重要范畴 ,但是一直富有争议。传统的社会关系说和西方的法益说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因而本文在考察犯罪客体理论的诸种学说后认为 ,犯罪的客体应是有层次的 ,其一般客体应是确定性的法秩序 ,权利、义务、自由、利益等只是下位概念 ,即是直接客体的内容。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虽然联系密切 ,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应分别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156.
符沁莹 《法制博览》2013,(11):22-23
截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中国刑法法条明文规定的性侵犯罪包括强奸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儿童罪及嫖宿幼女罪几种基本类型。犯罪客体对象包括妇女和不满十四周岁的儿童。部分传统刑法理念认为男子的性自主权之法益无保护的必要或者不值得、不应当予以保护,因此刑法不需要将男子列为性侵犯罪的犯罪客体对象;而部分观点则认为性侵犯罪犯罪客体应当随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不应仅仅将犯罪对象局限于妇女和儿童。①中国刑法中性侵犯罪犯罪客体对象局限于妇女和儿童,而将十四周岁以上男子排除在性侵犯罪对象之外,实则是一种"另类性别歧视",即将十四周岁以上男子性自主权这一基本人权予以漠视。本文将通过分析并借鉴社会学等对性别的界定,分析比较中国刑法与外国刑法对此问题上的不同规定,将此"另类性别歧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7.
行政问责制就是对政府应承担的责任进行追究的制度。行政问责制是民主政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实现责任政府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就目前我国行政问责的实施情况看,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应界定行政问责的主体,规范问责客体的范围;政府行政信息应透明化;健全行政问责程序;强化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158.
据统计,1999年12月份前全国检察机关立案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36000件,涉及县处级2100件、厅局级128件、省部级3件。综合当前职务犯罪的情况,种类繁多,但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罪案突出;以权谋私、滥用职权,党政工作人员犯罪突出;视法律为儿戏,执法犯法的司法人员犯罪突出;且犯罪主体反侦查意识强,作案手段日趋诡秘,钻政策空子的突出。当前,惩治与预防职务犯罪,已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仅就职务犯罪概念与构成作一论述。 一、职务犯罪的概念 自从人类进人阶级社会开始,就有了职务犯罪的规定,但什么是职务…  相似文献   
159.
徐晗 《法制与经济》2008,(12):82-84
刑讯逼供罪是发生在执法、司法活动中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渎职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必须依法认定司法机关刑讯逼供行为。依法认定其罪与非罪的界限。同时,认定刑讯逼供罪又必须先了解它产生的历史条件以及其他各种构成条件,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地对刑讯逼供罪进行认定。  相似文献   
160.
广义的商业秘密应理解为经营秘密与技术秘密。商业秘密是一种财产权 ,但将经营信息归于知识产权似有些牵强 ,技术秘密无疑属于知识产权。经营者、自然人、公民或法人。及其他组织均可以成为商业秘密的主体。特定的价格表、合法的折扣 ,特定的顾客名单 ,薄记方法、内部管理方法等 ,也属于商业秘密的客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