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617篇
中国共产党   116篇
中国政治   209篇
政治理论   87篇
综合类   3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常认为采矿权的客体是:不特定的、包括地下部分在内的组合体、抽象的矿产资源、地壳中的不动产等.由此而将采矿权归属矿业权、特许物权、准物权等形成虚无的物权体系.通过逐一甄别认为,采矿权的客体是单一而特定的矿产,采矿权人对矿产支配的权利状态具有自物权属性.  相似文献   
82.
近年来,暴力袭警案件频繁发生,而且并未得到有效的遏制。暴力袭警的根本原因是警察权威的弱化。因此,解决暴力袭警问题的根本对策是警察权威的重新构筑和强化。分析警察权威,必须从社会秩序结构入手,搞清警察权威、治安规则和警察客体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3.
价值发生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的特殊生命结构形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间接关系,它是价值发生的生理基础和前提条件。意识是沟通人与自然之间的“桥梁”,它是价值产生的心理基础,它在价值产生中起着关键作用。人类只能通过对自然物质的改造使之适合于人类自身的本性要求,从而使生命得以维持与延续,实践是价值产生的社会基础和实现的根本途径。价值是指经过实践改造的对象物能满足人自身的需要的效用。  相似文献   
84.
单连春 《理论探讨》2006,1(6):60-62
人生境界是人的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和境域,在本质上乃是人的精神境界。它内化于人的品质,外化为人的实践关系。因此,无论主体何种层次境界,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人的实践产物,也必然通过主体的实践形态显现出来。因而通过人的实践形态,我们可以对主体人生境界的水平与境域有个一般性的认知与判断。  相似文献   
85.
计算机犯罪之犯罪客体再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红 《行政与法》2003,(12):118-120
计算机犯罪在我国1997年新修订的刑法典中确立,规定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一章的扰乱公共秩序罪一节中。计算机犯罪尽管在刑法上确立了,但确实也对传统刑法的某些领域产生了冲击,并且用规范“原子世界”的立法理论制定规范“比特世界”的法律原本不可避免地就带有缺陷。本文从立法现状、立法原意对我国计算机犯罪侵犯客体进行剖析,并且对计算机犯罪侵犯客体的归属进行了再研讨,从而有助于对计算机犯罪严密法网,有助于刑法的整体协调。  相似文献   
86.
将编辑学作为一门科学研究,必须使研究系统化,改变以往就事论事式的局部研究.编辑学理论建构应当从编辑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各个主体际之间的关系出发,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中编辑主体意识应当成为编辑学研究的主要角度之一.编辑主体意识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自我意识,它规定了编辑主体在编辑实践中的行为选择,是一种具有利益取向的意识,具有自主性和奉献性等特点.编辑主体意识在形态上,可以划分为多种形式,其中编辑主体的"精品"意识是其中最重要的意识,具有实践性、主导性、直接性和目的性等特点,是决定刊物质量、促进刊物发展的重要意识.  相似文献   
87.
关于挪用公款罪犯罪客体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务行为的廉洁性是贪污贿赂罪的同类客体,本身内容并不清楚,不宜作为挪用公款罪的直接客体。挪用公款罪的直接客体应该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对特定财产之占有使用权能的不可侵犯性和特定财产之占有使用权能本身。挪用公款罪的本质是"公款私用"。其特点有二:一是滥用职权,二是个人非法获得利益。  相似文献   
88.
在危害结果是犯罪对象的转化形式且发生了法定危害结果的对象错误案件中,行为构成犯罪既遂只要求法定的主客观要件在性质上具有一致性,而不要求犯罪的主客观"方面"的内容完全符合.行为人对错误的对象持何心态与对象错误案件的定性无关.行为人只实施一个故意杀人行为,不可能同时触犯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两罪名,因而不可能构成想象竞合犯.本文还就犯罪客体、主观罪过等相关理论问题提出了若干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89.
一直以来厨房及厨房用品、涉案枪支、涉案机动车辆等油面客体上遗留的油面客体指纹利用率极低,是困扰一线干警的难题。对具有代表性的常见植物豆油、动物猪油、矿物机油制作不同客体上的新鲜、油垢面指纹,进行大量实验,并通过提高汗液与手印的亲和力、汗液与荧光黄乳浊液的化学反应,增强反差染色显现手印,对油面客体指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阐释油面客体指纹的形成机理、显现原理,探索出一种简单、易行、经济、安全的油面客体指纹显现方法。从而可以解决油层厚度、油脂遗留时间、油脂类型等因素对指纹显现的影响,并比较之前的显现方法,证明此法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0.
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始终是认识论领域中不可回避的话题,藏传佛教亦是如此。在其丰富的认识论领域内,分别对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有着具体的介绍和阐述,就两者的关系而论,他们认为认识的客体不仅仅只是外器世界,还包括认识主体人的意识性东西。就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言,两者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