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1032篇
中国共产党   678篇
中国政治   802篇
政治理论   193篇
综合类   5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295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是针对"鉴定结论必须明确"的立法建议和"鉴定结论必须准确"的鉴定工作发展目标提出的质疑.认为"鉴定结论必须明确"不符合提供证据的法律要求,以六条理由论证这一建议不宜采纳,主张以"鉴定结论应当符合科学技术标准"作为对鉴定结论的立法要求.文中以五条依据分析"鉴定必准"是一个难以实现的工作目标,主张"鉴定结论应当客观真实"才具有可行性,才符合证据规范.  相似文献   
12.
结果加重犯的构成结构新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发民 《法律科学》2006,24(2):68-74
流行的以混合罪过为显著特征的结果加重犯的概念,以及现在的一些立法规定情况,并未真正辨明结果加重犯的构成特征,由此导致疑惑丛生,甚至产生了废止之论。但对结果加重犯构成结构的新析和实务考察表明,结果加重犯是反映客观存在、满足实践需要的一种适当的立法创制。因而问题的关键是要正确把握结果加重犯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吴建雄 《法学杂志》2007,28(6):71-75
检察业务考评作为检察权运行的监督管理机制,在长期执法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主观理想主义的设计和传统价值观念的滞后,未能全面准确地体现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职能特征.基于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和"法律守护人"的角色定位,立足于中国现实及社会背景,笔者主张用动态的检察权运行全程监控评判机制,取代静态的传统的年度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14.
罗峰 《理论文萃》2005,(1):22-26,58
治理(governance)和善治(good governance)的概念在近几年被引入中国,学术界对此有着广泛的讨论,产生了一批比较有价值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学者的理论反思,即运用治理和善治的理念去描述和阐释中国的客观现实,去反思一些传统的做法和理念。  相似文献   
15.
销售赃物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销售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人们对销售赃物罪的客体特征、客观特征、主体特征没有大的争议,而对销售赃物罪的主观特征存在分歧,尤其是对认定赃物犯罪中行为人的“明知”理解不一。现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供商榷。一、关于“明知”的判断如何具体认定赃物犯罪中行为人的“明知”,各国的立法和司法有不同的作法,但总体上趋向于从宽解释。在我国刑法学界,对于“明知”的含义,有确定说和可能说之争。确定说认为,“明知”限于确知,即行为人对赃物性质有确定性的认识。可能说则认为,行为人对赃物性质的明知,…  相似文献   
16.
潘永江 《唯实》2002,1(8):103-106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但是,党要始终代表好人民的利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的利益,却不是仅有良好的愿望就能做到的,必须准确把握人民利益的科学内涵.积极探寻实现人民利益的有效途径.才能从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7.
薛延忠 《前进》2005,(9):22-2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实际、扎实做好工作,大力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进而不断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推进我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结合分管工作,我重点就发挥统一战线作用,积极推…  相似文献   
18.
认定医疗事故罪,在客观上首先必须存在合法的医疗行为。其次必须在合法的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认定严重不负责任,应当主要结合医务人员的注意义务,把违反常规性、常识性的注意义务,以及常发性的过失行为认定为严重不负责任。再次,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应当根据《刑法》所规定的重伤标准去判断。最后,严重不负责任是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后果的主要原因力。  相似文献   
19.
从归因到归责:客观归责理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客观归责理论是德国刑法学在因果关系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说,旨在解决客观上的可归责性问题。归因与归责的区别在于:归因是一个事实问题,通过因果关系理论解决;归责是一个评价问题,通过客观归责理论解决。客观归责理论所确立的有关规则,对犯罪构成的客观要素进行实质审查,从而使犯罪构成论更加合理化。我国有必要对客观归责理论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的完成,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来迎接机遇与挑战,要紧紧抓住和利用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有利武器,去争取胜利实现和完成这一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