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06篇
中国共产党   37篇
中国政治   67篇
政治理论   23篇
综合类   7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王子法 《新东方》2006,(6):17-19
本次调查采取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选取了区划调整后的浙江省江山市石门镇,涉及13个村党支部调查党员308人,调查普通群众72人。调查对象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涉及农村党员的各个层面和各种类型,同时调查采取无记名方式,保证了调查结果的合理性、客观性和真实性。一、农村党员  相似文献   
22.
刑事鉴定结论的采用标准是我国刑事证据制度问题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法官对某一鉴定结论是否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行使自由裁量权的依据,是鉴定人制作鉴定文书的“行动指南”,也是控辩双方质疑其能否作为“定案根据”的依据。对鉴定结论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的探讨对刑事诉讼立法和实践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3.
本文所探讨的法律解释的客观性问题既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又是一个疑难的问题 ,还是一个与法律实践息息相关的问题。文章以一个比较独特的视角 ,即通过比较德沃金与波斯纳的相关法律解释理论 ,研究法律解释的客观性问题 ,并结合当今的法律实践 ,探询法律解释是一种对法律本身的重构还是需要被超越这样一个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与美国相比,我国催眠侦查的发展相对滞后,理论探讨多,现场研究少,实践应用少.由于催眠技术在我国发展较晚,有关专家学者对催眠侦查的定位过高,并且催眠侦查缺乏一定的客观技术指标,导致催眠侦查在我国的发展相对滞后.为科学推进催眠侦查的发展,需要加强国外相关理论的引进推广与本土化研究,根据我国催眠侦查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同时还需要采取措施,增加催眠侦查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25.
干部考察者的思维素质,既是考察者思维科学性的反映,也是考察者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做好干部考察工作的必备素质。长期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做好干部考察工作,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思维素质。——尊重事实的客观性思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论考虑任何问题,都要从社会实际出发,而不能凭主观想象作判断。在干部考察中,由于种种原因,不同的谈话人认识问题、理解问题的角度不同,反映的情况也各有差异,尤其  相似文献   
26.
导入新课上一节我们学习了联系的特点,大家知道了,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如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27.
法律价值目标的冲突与选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人类对法律价值目标的追求是多元化的,多元化的价值目标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此文考察了法律价值目标冲突在立法和司法活动中的表现,分析了产生这一冲突及其代价的社会和心理根源。通过与科学发现客观性的对比,揭示了法律价值目标选择客观性的独特性。此文最后还探讨了法律价值目标选择的机制及其所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28.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有没有规律性 ,如果有 ,其规律的运动方向是什么 ?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理论问题。重温这一理论对我们认识进一步深化改革进程和明确改革的历史方向是有裨益的。同其它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一样 ,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也有自己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同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并且决定着历史发展的一般进程。这是因为 ,社会历史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客观物质运动。这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和社会生产方式等 ,它们构成了一定历史进程中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而其中社会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29.
规律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性概念,成为20世纪思想论争的焦点之一.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与西方自由主义者在此问题上形成了截然相反的态度.世纪末的苏东剧变,似乎给这一争论画上了句号,对错似乎一目了然.但实际上,当我们进行世纪回眸时,却发现前苏联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解规律问题时,在必然性与偶然性、绝对性与相对性、客观性与主体性、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及规律的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着重大失误.这些失误之产生有理论认识、思维方式、现时的政治斗争及领袖个人等主客观因素.正是这些失误,不仅有碍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理解,更重要的是对现实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直接的负面影响.因而,肃清和纠正这些失误无疑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0.
国家形象传播的四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昆 《国际观察》2008,31(1):37-44
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主权国家的国家形象的树立,取决于其对外传播媒体的宣传活动是否富有成效.在国家形象传播过程中,对外传播媒体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平衡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和主动性原则.只有这样,对外传播媒体才能形成自己的公信力,国家的良好形象才能借由对外传播媒体在对象国家的目标受众心目中树立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